正确答案: C
3级文档适合于由不在一个单位内的若干人联合开发的程序
题目:根据《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 16680—1996),下列关于文档质量的描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解析:解析:《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 16680—1996)中明确指出了如何确定文档的质量等级,内容如下: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 在信息系统开发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应将工作产品及有关信息存入配置库的(62)。(62)
受控库
解析:A
试题(62)分析
配置库也称配置项库,是配置管理的有力工具。配置库的生要作用表现在:
(1)记录与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其中存放受控的软件配置项是很很要的内容。
(2)利用库中的信息可评价变更的后果,这对变更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3)从库中可提取各种配置管理过程的管理信息,可利用库中的信息查询回答许多配置管理问题。
配置库有三类:
(1)开发库。存放开发过程中需要保留的各种信息,供开发人员个人专用。库中的信息可能有较为频繁地修改,只要开发库的使用者认为有必要,无须对其做任何限制。因为这通常不会影响到项目的其他部分。
(2)受控库。在信息系统开发的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将工作产品存入或将有关信息存入。存入的信息包括计算机可读的以及人工可读的文档资料。应该对库内信息的读写和修改加以控制。
(3)产品库。在开发的信息系统产品完成系统测试之后,作为最终产品存入库内,等待交付用户或现场安装。库内的信息也应加以控制。
知识库不属于配置管理中的配置库。在信息系统开发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应将工作产品及有关信息存入配置库的受控库。
参考答案
(62)A
[单选题]如果二氧化碳大量地产生,它将聚集在大气中引起气候的温室效应。包括树在内的植物的腐烂,会产生出二氧化碳。不过,在森林中,由于活植物会吸人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会抵消掉这些二氧化碳。工业生产用的来自于植物的燃料在使用中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些燃料包括木材、煤和石油等。如果上述情况属实,则从中可以推导出以下哪项结论?( )
如果不用某种途径吸收工业生产中因使用来自植物的燃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净含量会增加。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的论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有两个来源,一是腐烂的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这部分二氧化碳可以被活植物吸收。另一是工业生产用的来自于植物的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如果不用某种途径吸收工业生产中因使用来自植物的燃料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净含量会增加。
[单选题]以下对小型机的理解,正确的是(15)。
小型机相对于大型机而言,管理较简单,一般采用RISC CPU
解析:解析:大型机(mainframe)是指早期装在铁盒子中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主要特点是系统庞大,专用、不开放,管理复杂,价值昂贵。作为大型的共享处理机,其I/O丰富,性能稳定,大型机的代表厂商是IBM公司。为了降低计算机应用的成本,小型机应运而生。目前小型机的代表厂商有IBM、HP、 Sun等公司,CPU一般采用RISC芯片,操作系统为Unix,其特点是系统体积较小,通用、开放,管理较简便,相对大型机而言价格低廉。
[多选题]● 对照ISO/OSI参考模型各个层中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物理层可以采用防窃听技术加强通信线路的安全;在数据链路层,可以采用通信保密机进行链路加密;在网络层可以采用(1)来处理信息内外网络边界流动和建立透明的安全加密信道;在传输层主要解决进程到进程间的加密,最常见的传输层安全技术有SSL等;为了将低层次安全服务进行抽象和屏蔽,最有效的一类做法是可以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建立中间件层次实现通用的安全服务功能,通过定义统一的安全服务接口向应用层提供(2)安全服务。(1)
防火墙技术
防病毒技术
解析:ISO在OSI中定义了7个层次的网络参考模型,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各层能提供一定的安全手段,针对不同的层次,其安全措施是不同的,一般没有某个单独层次能够提供全部的网络安全服务。在物理层,可以在通信线路上采用某些防窃听技术使得搭线窃听变得不可能或者不容易被检测;在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得链路可以采用硬件实现方案,使用通信保密机进行加密和解密;在网络层,防火墙技术被用来处理信息在内外网络边界得流动,它可以确定来自哪些地址的信息可以或者禁止访问哪些目的地址的主机;在传输层,这个连接可以被端到端地加密,也就是进程到进程间的加密。传输层安全一般是指传输层网关在两个通信结点之间代为传递TCP连接并进行控制,最常见的传输层安全技术有SSL、SOCKS和安全RP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