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大于6个月

题目:放疗后多长时间内,照射野骨放射性弥漫性减少?( )

解析:对骨显像质量有延迟效应。在亚急性期,即放射治疗后45天~3个月,辐射引起的骨炎可致辐射野放射性增加;治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出现放射性骨纤维化,辐射野放射性弥漫性减低。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哪项是固体闪烁探测器中,NaI(T1)晶体的作用?( )
  • 将γ光子转换成荧光光子

  • 解析:NaI(TI)晶体能将γ光子转换成荧光光子,所以称闪烁晶体。

  • [单选题]小儿使用放射性药物的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 儿童可根据需要首先考虑选择其作为显像方法

  • 解析:儿童对辐射敏感,所以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检查不作为首选。

  • [单选题]颅内转移性癌最多见的原发灶部位在于( )。
  • 解析:颅内转移性癌最多见的原发灶部位在肺,故本题正确答案选项为D项。

  • [单选题]肾图的准备以下错误的是( )。
  • 检查前憋尿


  • [单选题]用γ相机进行局部骨髓平面显像时首次预设计数应大于( )。
  • 300k


  • [单选题]各器官的血流显像应在注射显像剂后以多长时间间隔采集( )。
  • 每1~2秒采集1帧


  • [单选题]对图像作平滑滤波可以降低图像的统计噪声,但过度的平滑滤波有副作用,其副作用是( )。
  • 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 解析:降噪的实质是平滑和融合图像,过度的平滑滤波会拉近图像中相邻两点距离,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 [单选题]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至脚作匀速移动,将采集的放射性显示成为一帧影像叫做( )。
  • 全身显像

  • 解析:显像装置沿体表从头至脚或从脚至头作匀速移动,将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放射性显示成为一帧影像称为全身显像。

  • [单选题]下列因素影响井型γ计数器的测量结果的是( )。
  • 样品体积

  • 解析:在使用活度计时,要注意几何因素的影响,样品在测量井中的位置(高度)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样品离井口越近,探测效率越低。体积大的样品探测效率低于体积小的样品。

  •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