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切开引流

题目:女,44岁,5天前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40℃,诉食欲差,头昏,便秘,肛门坠胀感,排便时疼痛,无腹泻,查体:肛周压痛,皮肤无红肿,局部波动感不明显。

解析:肛周脓肿形成后,即需要切开引流,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代替根治术,一般约需3个月左右,待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再行根治术。答案选择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关小儿腹腔镜手术,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术中出血时,用激光止血

  • 解析: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出血时不宜用激光止血,本题答案选择C。

  • [单选题]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重要的是
  • 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

  • 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故本题答案是血气分析为低氧血症。

  • [单选题]腹股沟管的走行方向应向
  • 内、下、浅

  • 解析: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间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管的前壁主要为腹外斜肌腱膜,但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纤维加强;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腹股沟镰(联合腱)加强;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肌纤维共同围成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两环即位于耻骨嵴外上方、由腹外斜肌肌腱膜裂开形成的腹股沟管浅环,以及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由腹横筋膜向外突出形成的腹股沟管深环。

  • [多选题]患者男,34岁,因创伤行脾切除术。术后其外周血变化正确的是
  • 红细胞计数增加

    白细胞计数增加

    血小板计数增加

    抗体如IgM减少

  • 解析:Howell-jolly小体,一般见于脾切除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以及某些贫血中,答案E中说是在手术后消失,应该是出现。

  • [多选题]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持续性腹痛

    明显腹胀

    恶心、呕吐

    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中性粒细胞升高

  • 解析: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但病情严重或机体反应低下时,白细胞计数并不高,仅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毒性颗粒出现。本题答案选择ABCDE。

  • [单选题]绞窄性肠梗阻是指( )
  • 肠壁血运障碍所致的肠梗阻


  • [单选题]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
  • 导管性脓毒症

  • 解析: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症,表现为临床突发的寒战、高热,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之一。长期的肠外营养可导致肠屏障功能的削弱,进而发生肠源性感染,但这不属于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

  • [单选题]女性,54岁。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全身大面积烧伤2天,3小时前突然出现呕血、黑便,针对该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纤维胃镜

  • 解析:在大面积烧伤后出现的呕血黑便,首先考虑应激性溃疡,首选的检查是纤维胃镜,可明确诊断,答案选择C。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分泌(正高) 护理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