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E
手术涉及呼吸道而患者咽喉反射尚未满意恢复 饱胃患者 麻醉仍深,吞咽反射尚未恢复的患者 对颌、面、鼻腔手术涉及呼吸道者
题目:需等待患者完全清醒方能拔管的患者包括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物既有正性肌力又对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较小 ( )
多巴酚丁胺
异丙肾上腺素
[多选题]小儿2岁,因先天性巨结肠行结肠切除术,术中出现血压95/64mmHg,心率160次份,下面尝试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增加麻醉机氧流量
给予芬太尼镇痛
查动脉血气,分析原因
[多选题]心脏手术中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正确的是
可产生遗忘作用,防止术中知晓
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挥发性麻醉药辅以小剂量麻醉性镇痛药有利于早期拔管
虽然异氟烷有冠脉窃血现象,但CABG术应用对患者转归没有影响
[多选题]设立麻醉诱导室的优点有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放松的诱导环境
小儿麻醉可由家长陪同以减少恐惧,争取更好的配合
缩短接台手术周转时间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吸气时的变化包括( )。
胸内负压增大
气道阻力下降
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含减少
[多选题]关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叙述正确的有
单独应用非甾体消炎药不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导致硬膜外血肿的危险性
氯吡格雷必须停用至少7d,才能实施硬膜外麻醉
接受凝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在用药8~10h后进行椎管穿刺
解析: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黏附、激活和聚集而起作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硫酸吡啶衍生物(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药(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1)单独应用NSAIDs不会增加椎管内麻醉和拔出硬膜外腔导管导致硬膜外腔血肿的危险性,不必特别考虑单次给药或留置导管与NSAIDs用量、术后监测或导管拔出时间的相互关系。(2)硫酸吡啶衍生物和GPⅡb/Ⅲa拮抗药则必须停用,在其作用完全消除后才能实施椎管内麻醉。停用时间分别为:噻氯匹定14d、氯吡格雷7d、阿昔单抗48h、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8h。凝血酶抑制药:重组水蛭素衍生物,包括地西卢定、重组水蛭素和比伐卢定。根据药理学数据,应在用药8~l0h后进行椎管穿刺或硬膜外腔置管、拔管。椎管穿刺或硬膜外腔置管、拔管后至少2~4h才能重新应用水蛭素。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水蛭素排泄减慢导致出血的危险性增加。(1)长期服用维生素K拮抗药如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采用椎管内麻醉,阻滞前必须停用华法林,在计划麻醉操作前4~5d比较理想。而且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恢复正常。(2)对于术前开始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首次用药已超过24h,或已第二次服药,椎管内麻醉前应测定PT/INR的值。(3)在硬膜外止痛期间接受小剂量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若距术前首次应用华法林超过36h,应每天监测PT/INR。INR小于1.5才能拔出硬膜外腔导管。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患者的麻醉处理LMWH半衰期长,通常是肝素的2~3倍。美国区域阻滞麻醉协会(ASRS)推荐:(1)在LMWH治疗的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口服抗凝药物会增加脊髓血肿的危险性。(2)穿刺和置管的过程中出血不一定要推迟手术。但如需LMWH治疗,应在手术24h后开始。(3)椎管内穿刺和硬膜外腔导管的拔出应在最后一次LMWH给药后至少10~12h进行。拔管2h后才能给予下一次LMWH。【避错】长期服用维生素K拮抗药如华法林的患者,如果采用椎管内麻醉,阻滞前必须停用华法林,在计划麻醉操作前4~5d比较理想。椎管内穿刺和硬膜外腔导管的拔出应在最后一次LMWH给药后至少10~12h进行。拔管2h后才能给予下一次LMWH。
[多选题]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要点包括( )
肾虚精亏,冲任不足
阳虚无以温煦脏腑,气血生化乏源,冲任亏虚
气滞血凝,冲任不畅
血为寒凝,运行不畅
痰湿壅滞冲任,气血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