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测定
题目: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
解析:DIC筛选试验包括: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可延长;血浆凝血因子Ⅰ含量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检测。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HIV的检测中,常用ELISA法检测的蛋白是
p24
解析:抗核心蛋白p24及其前体p55的抗体在血清中出现最早;在HIV的检测中,常用ELISA法检测的抗原是p24。
[单选题]免疫法隐血试验适于检验的疾病是
结肠息肉
解析:消化道出血后(特别是上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后分解,使血红蛋白免疫原性减弱、消失或改变而出现假阴性,故免疫法主要用于下消化道出血检验。上述选项中结肠息肉属于下消化道出血,其他选项均属于上消化道出血。
[单选题]补体的替代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C3BDP56789
解析:旁路激活途径指由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参与,直接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激活C3,形成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下列对菌群失调表述不正确的是
毒力强的菌株处于劣势地位
解析:由于宿主、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出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原来在数量和毒力上处于劣势的细菌或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在临床上发生菌群失调症或称菌群交替症。
[单选题]关于补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补体性质稳定,不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
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且大多数属于β球蛋白,正常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为C3,含量最少的补体成分为C2。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在0~10℃活性只保持3~4天,冷冻干燥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活性,加热56℃30分钟灭活,故补体活性检测应尽快进行。
[单选题]关于需氧呼吸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19倍
解析:有氧呼吸经过三羧酸循环利用糖,一共可以产生38个ATP。同量的糖无氧酵解只产生2个ATP,所以前者产生的能量是后者的1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