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热射病

题目:中暑最危重的临床类型是

解析:热惊厥: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在老年人身上同样也会出现。表现为四肢抽搐、双目圆睁、牙关紧咬、伴有白沫。热衰竭:高温环境劳动,出现的血液循环机能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肤变凉、血浆和细胞间液量减少、晕眩、虚脱等症状。这时体温正常。在炎热的天气下做体力劳动或长跑,都可能引致热衰竭,严重的更会中暑。热痉挛: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动,出汗过度,随汗液排出很多NaCl,发生肢体和腹壁肌肉的痉挛现象。患者体温并不升高。补充食盐水即可缓解。热痉挛通常是受热导致虚脱的第一次警告,过度劳累之后,胳膊、腿和腹部等处的肌肉都会发生这种痉挛,一般由于身体盐分缺乏而引起(因为流汗过多,特别是食盐不足时)。热射病:热射病是由于散热途径受阻,引起热蓄积,体温调节障碍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下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皮肤干热,伴有意识障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男性,35岁。因头部受伤昏迷10min,清醒后在转送途中又昏迷,估计颅内血肿的位置在
  • 硬脑膜外

  • 解析:硬脑膜外血肿:可同时存在各类型的颅脑损伤中,由于血肿部位不同而临床症状亦不相同,以典型的颞部硬脑膜外血肿为例:受伤当时有短暂的意识障碍,随即清醒或好转,继之因颅内出血而表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头痛进行性加重,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并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或昏迷。两次昏迷之间的间隔期称为“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若中间清醒期短,表明血肿形成速度快。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明显意识障碍,到血肿形成后才陷入昏迷。随着血肿量增大及颅内压增高,可逐渐出现脑疝症状。一般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光反应也随之减弱而消失,血肿对侧有明显的锥体束征及偏瘫。继之对侧瞳孔也散大,去大脑强直,如不积极救治,可发生中枢性衰竭而死亡。

  • [单选题]哪项不是中毒型痢疾的临床表现( )
  • 皮疹


  •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
  • 没有出血

  • 解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有出血表现外,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的异常。而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主要是ITP,属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单选题]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是在发病后( )。
  • 2~12小时

  • 解析: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突发上腹痛可伴有呕吐、发热等,多与饮酒或脂肪餐有关。主要腹部体征是上腹压痛。血淀粉酶升高对诊断很有意义,但血淀粉酶水平与病情轻重并不平行。血淀粉酶于起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 [单选题]咽痛伴颈侧疼痛常见于
  • 扁桃体周脓肿

  • 解析:咽痛伴颈侧疼痛常见于扁桃体周脓肿及咽旁脓肿。

  • [单选题]口服银翘解毒丸应用的药引是
  • 芦根汤

  • 解析:银翘解毒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 [单选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 )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 30天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重症医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辽宁初级中药士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