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E
静脉推注氢化可的松 给予适当扩容,毛花苷C稀释后静脉缓慢推 注 面罩给氧,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题目: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 d,行走 困难2 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 d前发热,体 温39.5 ℃,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 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 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 ℃。同时 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 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 “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 T 40 ℃,P 126次/min,R 40次/min,BP 100/66 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 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 肋下1 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 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 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有
出血倾向
休克
栓塞
微血管病性溶血
[多选题]关于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叙述正确的有
如果垂体和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抵抗是相似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
如果垂体抵抗低于周围抵抗,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如果垂体抵抗高于周围抵抗,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呈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非毒性甲状腺肿
常被误诊而采取如甲状腺切除、放射性核素治疗或硫脲类药物治疗等不适当的治疗措施
解析: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的病因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突变或甲状腺激素和受体结合障碍或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作用异常等原因,导致组织器官对甲状腺激素反应减低,引起代谢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表现。全身除了脑、睾丸、淋巴器官外,其他器官、组织和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受体。临床上多见的是部分抵抗,真正完全性抵抗是很少见的,而各个器官、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抵抗程度不同,病人的代偿能力不同,所以临床有不同的表现和实验室特征。甲状腺激素抵抗有几种情况,最常见的为垂体抵抗和全身抵抗,临床可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低减(甲减)。如果垂体和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抵抗是相似的,病人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如果垂体抵抗低于周围抵抗,病人表现甲减;如果垂体抵抗高于周围抵抗,病人表现甲亢。甲状腺激素抵抗病人常常被偶然发现,可被不恰当地处理,如甲状腺切除、核素治疗或硫脲类药物治疗,虽然部分患者血清TSH正常,但由于同时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所以TSH仍然为不恰当升高。
[多选题]关于细菌性痢疾,叙述错误的有
宋内志贺菌感染后易转为慢性
所有的痢疾杆菌只有内毒素
成年人不可能患中毒性菌痢
[多选题]引发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主要有
环磷酰胺
博来霉素
胺碘酮
呋喃妥因
解析:常见的致肺间质纤维化药物(1)白消安(2)环磷酰胺(3)博来霉素(4)丝裂霉素(5)甲氨蝶呤(6)阿糖胞苷(7)卡氮介(8)胺碘酮(9)呋喃妥因。本体是记忆题。
[多选题]痛风石的特点包括
可发生于任何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软组织
痛风石针吸活检见尿酸盐结晶可作为诊断依据
[多选题]支气管肺癌腔内阻塞引起全肺不张时,其体征表现为
气管移向患侧,同侧呼吸活动减弱
触诊语颤减弱
叩诊浊音,肺下界上移
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
解析:支气管肺癌腔内阻塞引起全肺不张时,患侧胸廓呼吸动度是降低的。
[多选题]肾脏较易触到的是
游走肾
肾下垂
身材瘦长者
[多选题]导致误吸的因素有
口咽部感染
神志改变
食管梗阻
解析:误吸发生的原因1.患者原因(1)患者身体各器官机能减退肌肉松弛(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三个狭窄部消失)胃肠功能减退,胃肠蠕动减弱或者腹内压升高时,即可发生反流;会厌功能不全,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被误吸容易被忽略,而发生严重的误吸时才发生咳嗽、发绀等症状。(2)危重患者身体虚弱,咳嗽无力,吞咽、呕吐、咳嗽反射相应减弱,咀嚼功能下降、意识障碍等原因。(3)气管拔管后也易发生误吸,即插管拔除后发生延迟性误吸的原因是会厌反射未完全恢复,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常见于饱胃、消化道梗阻或出血、虚弱的患者以及拔管后咳嗽、呕吐反射降低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等。2.疾病因素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部位损伤。其他相关病因如食管蠕动障碍、呼吸道慢性感染等。3.药物因素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等都可以使平滑肌松弛,促使误吸的发生。4.护士原因(1)喂养方式及速度(持续滴注、少量多次);(2)患者体位:半卧位、床头抬高30 度 ~40 度;(3)鼻饲前、中、后的操作:翻身、叩背吸痰;(4)对危重患者经口进食的能力评估不足,未慎重根据病情选择食物和进食途径、对进食的指导和观察不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