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题目: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解析: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患儿开始应用泼尼松治疗,口服4周后尿蛋白转阴,改为隔日顿服,突发上呼吸道感染,尿蛋白(+++)。经抗炎治疗尿蛋白无好转,下一步治疗宜采用
  • 泼尼松重新开始初始疗效剂量

  • 解析:肾病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或在减量过程中复发者,原则上再次恢复到初始疗效剂量或上一个疗效剂量或改隔日疗法为每日疗法,或将激素减量的速度放慢,疗程延长。

  • [单选题]有一患者,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颅压急剧增高,病情急转直下,其主要原因是
  • 中脑受压,脑脊液循环受阻

  • 解析:脑脊液循环受阻,致使颅内压急剧增高,同时中脑脑干受压,使患者对光反射迟钝,直至消失,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失,出现去脑强直发作。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生命体征紊乱: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闭汗,面色潮红或苍白。体温升高。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故本题选A。

  • [单选题]排便时肛门刀割样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随后又出现肛门剧痛,临床表现符合
  • 肛裂

  • 解析:肛裂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有疼痛。肛裂可因排粪引起周期性疼痛,这是肛裂的主要症状。排粪时,粪块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的灼痛,但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此期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使病员坐立不安,很难忍受,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缓解。但再次排便,又发生疼痛。以上临床称为肛裂疼痛周期。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暗紫色长圆形肿物,质硬、压痛明显。

  • [单选题]30岁男患,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而无结核症状、体征及X线发现,属于
  • 既往有过感染

  • 解析:结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我国城市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在60%以上,故用结素进行检查,其一般阳性结果意义不大。但如用高稀释度(1IU)作皮试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结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因为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给予治疗。提干中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而无结核症状、体征及X线发现,说明既往有过感染,故选E。

  • [单选题]男,22岁。水肿,进行性少尿1周。查体:BP155/100mmHg。双下肢水肿。尿RBC20~40/HP,蛋白(++)。Scr679μmol/L,抗GBM抗体阳性。肾活检病理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其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
  • 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

  • 解析:急进性肾炎的免疫复合型,因肾小球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激活补体而致病。

  • [单选题]下列情况最容易引起急性左心衰的是
  • 二尖瓣腱索断裂

  • 解析:急性左心衰的常见病因: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缺血、室间隔破裂穿孔、高血压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输液过快、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瓣膜穿孔、腱索断裂致急性二尖瓣返流。

  • [单选题]确定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时,应测定
  • 被氧化物在体系内的P/O比值

  • 解析:确定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时,应测定被氧化物在体系内的P/O比值

  • [单选题](2000)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 抑制中枢PG合成

  • 解析:解热镇痛抗炎药能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细菌和病毒等感染。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PG合成与释放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因此本类药物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作用的。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精神病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8)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