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十九信条》

题目: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

解析:解析:《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草案、第二部宪法文件。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守法、行政和司法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 解析:解析:守法既包括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包括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非所有违法行为同时违反道德。

  • [单选题]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任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 解析: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第98条“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 [多选题]以占有作为生效要件的法律行为包括( ).
  • 质押

    保管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以占有作为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质押的成立必须移转标的物的占有,否则不能产生质权的效力,这也是抵押权和质权的重要区别,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保管合同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并实际交付保管物才能成立,没有交付保管物的,保管合同不能成立,可见,保管合同也必须移转保管物的占有,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抵押的成立不以移转抵押物的占有为必要,因此,排除B项。赠与属于诺成性行为,只要赠与人和受赠人就赠与达成一致,即意思表示一致,赠与即告成立。可见,赠与的成立也不以交付赠与的标的物为必要,因此,D项错误。

  • [多选题]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窝藏、包庇罪:( )。
  • 虚构事实,隐瞒犯罪人的身份

    谎报犯罪人逃匿的路线

    谎报犯罪人的隐匿处所

  • 解析:解析:窝藏犯罪分子的行为有以下三种情况:(1)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2)提供财物资助或协助犯罪人逃匿;(3)为犯罪分子提供交通工具,指示行动路线或逃匿方向等。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是指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即以非证人的身份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为犯罪分子掩盖罪行或减轻罪责。

  • [多选题]我国违宪审查的机关有(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 解析:解析:A、B、D三项分别参见《宪法》第62、67、99条;C项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7条。

  • [单选题]下列特征中,属于物权主体特征的是( )。
  • 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


  •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犯罪在既遂之后犯罪行为也随之而结束,但由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仍可能继续存在?( )
  • 诈骗罪

  • 解析:解析: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因为故意杀人既遂后,犯罪行为也随之结束,故意杀人的不法状态也就不继续存在。非法拘禁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是持续犯,在犯罪既遂后犯罪行为并没有随之结束,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段时间内,虽然犯罪行为引起的不法状态处于持续过程中,但是在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就不再继续存在。因此CD是错误的。只有A项的诈骗罪符合题意。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