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门脉广泛瘤栓
题目: 患者男,76岁,因“腹部不适1周”来诊。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30余年,发现肝硬化20年,肝功能失代偿。常规超声:肝硬化,肝右叶低回声结节,3.0 cm×2.8 cm×2.5 cm,似有晕征;脾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右室双出口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超声鉴别要点是
前者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自右心室,后者主动脉起自右心室,肺动脉起自左心室
解析: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即主动脉起源于解剖右心室而肺动脉起源于解剖左心室的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右室双出口是一种主动脉和肺动脉并行起源于解剖右心室的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
[单选题]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不表现为
周边有晕征
解析:血管瘤回声的强度与血窦、间质的比例有关;<2cm的小血管瘤以强回声多见,5cm大小肿瘤约半数为强回声,半数为中等至弱回声,较大的血管瘤可呈混合型;血管瘤的边界特征为轮廓清晰,有纤细包膜,表面欠平整,呈细毛刺样凹凸状;晕征是肝细胞癌的特征性图像,故C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造影二次谐波成像的原理是
微气泡散射的非线性效应
解析:由于超声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及散射存在非线性效应,可出现两倍于发射波(基频)的反射波频率,即二次谐波,二次谐波的强度比基波低,但频率高,被接收时只反映了造影剂的回声信号,基本不包括基波(解剖结构)回声信号。因此噪音信号少,信噪比高,分辨力高。
[单选题]一黄疸病人超声发现肝内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主胰管不扩张,其阻塞部位可能在
肝门部
[单选题]女,26岁,停经一个半月,有时恶心,呕吐。经腹盆腔超声检查发现:子宫纵断时腔内发现一个妊娠囊,横断时发现双孕囊。最可能是以下伪像所致
棱像伪像
[单选题]患者,女性,40岁,临床诊断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其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
病灶处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形态呈高阻型
解析:恶性滋养细胞疾病包括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处见丰富血流,频谱呈低阻波形。
[多选题]影响超声造影微泡谐振特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机械指数
微泡直径
成膜材料物理性质
膜厚度
微泡外周压力
[单选题]声束能量的丧失是由于反射和吸收等原因,称为 ( )
衰减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无不适。AFP(-),肝功能检查正常,超声检查时肝左外叶见一54mm×53mm弱回声肿块,轮廓清晰,有细强回声包膜,内部为小岛状弱回声区,之间可见强回声细分隔,正确的诊断是
肝血管瘤
解析:肝血管瘤边界特征为边缘呈纤细包膜样强回声,尤其弱回声肿块常可更清晰显示此特征;较大的血管瘤其内可出现强回声带和不均匀的弱回声区,为纤维增生形成的间隔及囊状扩张的血窦所致,故A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