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2006)胫骨中下1/3处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骨营养动脉损伤

  • 解析: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上中1/3交界处进入骨内分支下行,胫骨下1/3骨折时,损伤了此营养血管,远侧骨折段仅靠骨膜下小血管维持,且胫骨远端几乎无肌肉附着,胫骨远端由此获得的血液供应很少。因此胫骨下1/3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 [单选题]腹泻患儿重度低渗性脱水扩容应首先选用
  • 正确答案 :B
  • 4:3:2(2/3张)混合液

  • 解析:输液时应根据脱水性质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等渗性脱水时,应补给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应补给1/3~1/5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小儿严重腹泻时存在低渗性脱水,所以要给予2/3张含钠液扩容,所以选B。

  • [单选题]以下最能提示存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是
  • 正确答案 :E
  • 血尿伴红细胞管型尿

  • 解析:肾小球源性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是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终末肉眼血尿提示膀胱三角区病变,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夜尿增多提示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障碍,常常为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肾小球疾病只在终末期可出现;单侧下肢水肿多为局部因素所致;尿蛋白(+),尚不能确定蛋白尿的性质,肾小管性蛋白尿也可有此表现;血尿伴红细胞管型尿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即考虑存在肾小球疾病。

  • [单选题]女,48岁。发现颈部肿大2年,时有心慌、气短,月经规律。查体:心率86次/分,皮肤无潮湿多汗,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未闻及血管杂音。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 正确答案 :B
  • 甲状腺激素测定

  • 解析: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包括三部分:功能诊断、定位诊断、病因诊断。首先进行的是功能判定。本病例中同样遵循此原则。中年女性出现心慌气短、甲状腺肿大首先考虑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对甲状腺功能进行判断,所以选择B。功能状态判定后需要进行定位、病因诊断,此时需要关注甲状腺是否有肿大、结节,这些是否导致功能状态出现异常的原因。A选项用于判断肿大的甲状腺是否有肿大、结节等形态改变,不能确诊形态改变是否与患者出现的症状有关,所以选项A并不能作为首选。甲状腺CT在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面与B超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对功能也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所以也是错误选项。选项C、E在此为干扰选项。中年女性出现上述症状还需要考虑围绝经期改变或心脏相关疾患,但题目未给相应选项,不用再做鉴别。

  • [单选题]抗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主要依赖于
  • 正确答案 :D
  • 抗原和抗体的构象

  •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三性:即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特异性是抗原抗体反应的最主要特征,这种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的超变区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确定的。

  • [单选题]高血压患者,伴发心悸(HR99次/分)和劳力性心绞痛时,应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β受体阻滞剂

  • 解析:β受体阻滞剂不仅是降压药同时是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减少心肌耗氧同时减慢心率,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因此当高血压病合并心悸、劳力性心绞痛时,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选A。

  • [单选题]统计发病比,病因构成比应用的研究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调查法

  • 解析:统计发病比一病因构成比为预防医学学科,故为应用流行病学中的调查法,选B。

  • [单选题]女,26岁。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天,咳嗽可加重。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搔抓粗糙摩擦音,屏气后仍可昕到。ECG示:除aVR外的所有常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急性心包炎

  • 解析:急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疼痛和呼吸困难,或同时伴有发热。心包炎分为渗出性和干性。心包摩擦音(搔抓粗糙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对心包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故本题答案为D。

  • 查看原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中药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