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输液的给药途径主要是
  • 正确答案 :C
  • 静脉滴注

  • 解析: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 [单选题]巴比妥类急性中毒的表现不包括
  • 正确答案 :C
  • 不抑制呼吸

  • 解析:巴比妥用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致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反射消失、休克和肾衰竭等。呼吸抑制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 [单选题]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的机制是
  • 正确答案 :A
  • 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

  • 解析:阿司匹林抗血栓的作用机制 细胞中的花生四烯酸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多种刺激因素可激活磷脂酶使花生四烯酸从膜磷脂中释放出来。

  • [单选题]药学发展阶段一般被划分为
  • 正确答案 :A
  • 原始医药、古代医药、医药分业、现代药学

  • 解析:药学发展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末,是天然药物利用时期,极大部分是纯天然药物。第二阶段:19世纪末合成药物的兴起阶段,化学药物及其治疗的概念得以深化。eg:百浪多息、磺胺类药物等的出现。第三阶段:20世纪40-60年代,大量化学药物的合成并上市,以及生化药物的兴起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阶段,多个学科的紧密交叉联系,更多选择性高、药效强、专一性更强的药物的快速发展,如基因靶向药物的发展,

  • [单选题]处方是患者诊疗用药的重要医疗文书,每张处方限于
  • 正确答案 :E
  • 一名患者的用药

  • 解析:处方是重要的医疗文书。《处方管理办法》只限定每张处方用于一名患者的用药,没有限定药物剂型或用药途径,甚至病症。

  • [单选题]测定样品的重复性实验,至少应有多少次测定结果才可进行评价
  • 正确答案 :B
  • 9

  • 解析:答案:B。测定样品的重复性实验,至少应有9次测定结果才可进行评价。

  • [单选题]药典规定的内容不包括
  • 正确答案 :E
  • 用法与用量

  • 解析:药典规定的内容包括:药品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用法与用量属于说明书内容,不属于药典规定的内容。本题选E。

  •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在洗浴时昏倒,被人发现送来急诊,查体:昏迷状,血压170/100mmHg,口唇呈樱桃红色,两肺满布湿鸣,双侧巴氏征(+)。初步诊断可能是
  • 正确答案 :A
  • 一氧化碳中毒


  • [单选题]以下所列属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 [单选题]药物分析学科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 解析:答案:A。目的: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 [单选题]输液分装操作区域洁净度要求是
  • 正确答案 :C
  • 百级

  • 解析:根据我国GMP规定,输液生产必须有合格的厂房或车间,并有必要的设备和经过训练的人员,才能进行生产。国内已有采用洁净技术设计输液车间,在输液生产线,一般洗涤、配液灌封、室内洁净度为10000级,温度18~280C,相对湿度50~65%,室内正压>4.9Pa,而洗瓶机、传送机、灌装机、盖膜、盖胶塞等关键部分,采用局部层流净化。输液分装操作区域洁净度要求100级,这就为提高输液质量提供了保证。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 解析:答案:B。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缓聘、解职待聘、解聘、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单选题]1,2-苯并噻嗪类
  • 正确答案 :E
  • 吡罗昔康

  •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吡罗昔康属于1,2-苯并噻嗪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双氯芬酸属于芳基乙酸类解热镇痛药,丙磺舒属于磺酰基类抗痛风药,本题选E。

  • [单选题]抑制DNA回旋酶,使DNA复制受阻,导致DNA降解而细菌死亡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诺氟沙星


  • [单选题]混悬型药物剂型其分类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按分散系统分类

  •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有4种,分别是按给药途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制法分类、按形态分类。其中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等。故本题答案应选B。

  • [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平均厚度为
  • 正确答案 :B
  • 12~30nm

  • 解析:根据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将其分为G+ 细菌(即革兰氏阳性菌)与G-细菌(即革兰氏阴性菌)。G+细菌的 细胞壁较厚(20~80nm),但化学组成比较单一,只含有90%的 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G-细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却有多层构造(肽聚糖和脂多糖层等),其化学成分中除含有肽聚糖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此外,两者的表面结构也有显著不同。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 核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5) 药学(师)(代码:201)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药师(西药)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主管护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