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免疫固定电泳
题目:体液中的蛋白质来源于与其密切接触组织或者细胞的分泌或渗漏。体液蛋白质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能反映这些组织的生理或病理改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包括( )
细胞因子,如IFN-γ、TNF-β干扰病毒复制
分泌穿孔素
ADCC杀伤
解析: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NK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由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MHC限制,不依赖抗体,因此称为自然杀伤活性。 杀伤介质 主要有 穿孔素、NK细胞毒因子和TNF、IFN等。ADCC:NK细胞表面具有FcγRⅢA,主要结合人IgG1和IgG3的Fc段(Cγ2、Cγ3功能区),在针对靶细胞特异性IgG抗体的介导下可杀伤相应靶细胞。IL-2和IFN-γ明显增强NK细胞介导的ADCC作用。
掌握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多选题]引起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的共同原因是 ( )
维生素D吸收不良
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
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
[多选题]亲子鉴定中常用的遗传标记包括
小卫星DNA
微卫星D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多选题]一男性接受器官移植的最适器官供者可能是( )
同卵双生兄弟
类似配型个体
[多选题]常用于临床诊断的尿酶主要有 ( )
溶菌酶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丙氨酸氨基肽酶
β葡萄糖苷酸酶
[多选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有( )
亲和力
pH值
电解质
温度
解析:抗原:1、抗原的理化性状、抗原表位的种类和数目。2、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抗体来源、效价。3、电解质:常用0.85%氯化钠溶液或各种缓冲液作抗原及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4、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一般以pH6~9为宜。5、温度:抗原抗体反应温度常以15~40℃为宜,最适温度为37℃。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多选题]细菌感染可分为胞外菌和胞内菌感染,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哪些( )
抗胞外菌免疫
抗胞内菌免疫
抗毒素免疫
解析:细菌感染常可分为胞外菌感染和胞内菌感染两类,机体对这两类感染的免疫反应亦有差异。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包括:1抗胞外菌免疫:以中性粒细胞的调理吞噬,以及抗体和补体的溶菌作用为主,见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奈瑟菌、许多革兰阴性杆菌等细菌的感染;2抗胞内菌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见于结核分校杆菌、麻风分校杆菌、布鲁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3抗毒素免疫:指抗细菌外毒素的免疫,是以抗体为主的免疫反应。见于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以外毒素致病的病原菌感染。
掌握抗细菌免疫的类型。
[多选题]下列关于胆固醇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前体
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肝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乙酰CoA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