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兼具抗帕金森病的抗病毒药是
正确答案 :E
金刚烷胺
解析:金刚烷胺原为抗病毒药,其抗帕金森病机制主要是促进纹状体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的再摄取,并有抗乙酰胆碱作用,从而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
[单选题]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宜选用
正确答案 :B
苯海索
解析:苯海索为中枢胆碱受体阻滞药,主要用于轻症帕金森患者,由于不良反应或禁忌证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使用左旋多巴治疗无效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也有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纹状体中乙酰胆碱的作用,恢复纹状体中多巴胺能与乙酰胆碱能神经的平衡,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所以答案是B。
[单选题]下列哪类药物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正确答案 :A
局部吸入用药
解析:在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药物或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需要进行TDM。在下列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TDM:(1)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此类药物多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强心苷类,它们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需要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设计和调整给药方案,密切观察临床反应。(2)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差异的药物,如三环类抗忧郁症药。(3)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过肝代谢消除(利多卡因,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5)长期用要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明确辨别。如普鲁卡因胺治疗心律失常时,过量也会引起心律失常,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8)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很大,特别是由于遗传造成药物代谢速率明显差异的情况,如普鲁卡因胺的乙酰化代谢。(9)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过量中毒,以及为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10)当病人的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的浓度,如苯妥英钠。故此题应选A。
[单选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成员国对待药物不良反应多采取
正确答案 :A
自愿呈报系统
解析:自愿呈报系统又称为自愿呈报制度,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系统,国家或地区设有专门的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处,成立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专门委员会或监测中心,委员会或监测中心通过监测报告单位把大量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收集起来,经加工、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储存,并将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监测报告单位,从而及早提出警告,以保障用药安全。医师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如发现某些症状可能是某种药物引起时,即可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并通过一定程序呈报给监测机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成员国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自愿呈报系统的优点是监测覆盖面大,监测范围广,时间长,简单易行。药物上市后自然地加入被监测行列,且没有时间限制。药物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早期警告。由于报告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可以调整治疗计划,更加合理用药。缺点是存在资料偏差和漏报现象。自愿呈报系统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国家应在制度的建立、医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改进和加强,以促进和鼓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中来。故此题应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