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六腑既是受盛水谷又是传化糟粕的器官

题目: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是

解析:六腑与五脏相比,多形态中空,功能以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为主。故《灵枢·肠胃》有"六腑传谷"之说。《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灵枢·本藏》曰:"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指冉六腑能传化饮食水谷,使精微转输入五脏,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贮留。故称为"实而不满""泻而不藏"。即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后世将此理论概括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这一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九仙散组成药物的是
  • 紫菀、百部

  • 解析:九仙散: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罂粟壳。

  • [单选题]"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发病类型是( )
  • 伏而后发

  • 解析:意为:冬日受有寒气,藏在人身,至春变成温病。为伏而后发。

  • [单选题]舌的脏腑分部,舌中属于
  • 脾、胃

  • 解析: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 [单选题]肝昏迷常出现的体征是( )
  • 扑翼样震颤

  • 解析:扑翼样震颤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肝昏迷以及尿毒症等;也见于呼吸衰竭时肺性脑病。

  • [单选题]能祛风散寒止痛,善治巅顶头痛的药物是
  • 藁本

  • 解析:藁本功效:祛风散寒,祛湿止痛,善治巅顶头痛。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苍耳子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 [单选题]脘痞伴见胃脘有振水声者,多见于
  • 饮邪停胃

  • 解析:脘痞是指患者自觉胃脘部窒塞满闷的症状。是脾胃病的表现。 (1)脘痞食少,腹胀便溏者多为脾胃虚弱。 (2)脘痞腹胀,呕恶痰涎者多为痰湿中阻。 (3)脘痞,嗳腐吞酸者多为食滞胃脘。 (4)脘痞,胃脘有振水声者为饮邪停胃。

  • [单选题]消渴病的临床表现是
  • 大渴引饮,小便量多


  •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外科(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风湿病(副高)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 MRI医师 儿科主治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