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人造黄油:黄油
题目::糖精:糖( )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选项中的“人造黄油”与“黄油”的关系与题意相符,故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经济专家提出:中央进行宏观调控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尽量多地安排就业人员并兼顾物价的基本稳定两方面做出努力。通货膨胀不是最可怕的,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没有一定的通货膨胀。 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就业安排不当比通货膨胀的危害更大
解析: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通货膨胀虽然可怕,但安排就业和稳定物价对宏观调控更为重要。A、B本身正确,但不全面。D项表述错误,实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有很多,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物价两个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某校的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56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 )
225人
解析:根据方阵问题的基本公式,可知学校共有学生=方阵总人数=(56÷4+1)2=225。故应选择C。
[单选题]:甲:儿时进行大量阅读会导致近视眼——难以看清远处景物。乙:我不同意,近视眼与阅读之间的关联都来自以下事实:观看远处景物有困难的孩子最有可能选择那些需要从近处观看物体的活动,如阅读。乙对甲的反驳是通过( )。
论证甲的声明中某一现象的原因实际上是该现象的结果
解析:甲的观点是阅读导致近视眼,乙的观点是因为有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所以选择近距离可以看清的活动——阅读。所以乙认为甲观点中近视的原因阅读,其实是近视眼导致的结果,所以答案是D。
[单选题]: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实行( )。
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解析:根据我国《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可知,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实行职务和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故选C。
[单选题]:4+8+12+…+200的和为:( )。
5100
解析:解这类求等差数列之和的题目有一个公式可以套用: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本题目中:项数=(200-4)÷4+1=50,总和=(200+4)×50÷2=5100,故选B。
[单选题]: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的一项是( )。
张某被公安机关拘留l5天,他认为公安机关是无证据的,故上诉
解析:拘留不属于民事案件,故该项不属于民事诉讼。故选B。
[单选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经济运行的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制度性质,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社会基本制度没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突破。其他选项也表明了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但不是最重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