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题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解析:本题主要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科学实验带来的作用,说明随着人类科学实践的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A、B、D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不合题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检察官有下列哪种情形的,予以辞退?( )。
于检察官婚假明天就到期了,但他觉得出来旅游一次不容易,于是又到西双版纳玩了十九天才回单位
解析:《检察官法》第43条规定: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三)因检察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五)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故选C。
[单选题]小张在一次旅行中,第一天开车走了248千米,第二天又以同样速度走了352千米。如果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了4小时,则小张的旅行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
26
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走了4个小时,多走的路程为352-248=104公里,则速度为104/4 =26公里/小时,得出答案26。
[单选题]某班学生中 28人喜欢乒乓球,30人喜欢羽毛球。如果既喜欢乒乓球又喜欢羽毛球的人数占到全部总人数的5/7,那么既不喜欢乒乓球又不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 )
2
解析:选B。由 和 可得总人数为35的倍数,由30/ =42,可知总人数为35,所以都喜欢的为25人,喜欢乒乓球的有28人,推出单独喜欢乒乓球的有3人,单独喜欢羽毛球的有5人,故都不喜欢的为35-25-3-5=2人。
[单选题]临近本科毕业,李明所有已修课程的成绩均是优秀。按照学校规定,如果最后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也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李明最后一学期有一门功课成绩未获得优秀,因此他不能免试就读研究生了。 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是最为恰当?( )
上述论证有漏洞,因为它把题干所陈述的规定错误地理解为:只有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才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
解析:“如果最后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也是优秀,就一定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题干的推理是错误的。当题干规定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即“只有所有学期课程成绩均是优秀,才可以免试就读研究生”时,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则推理正确。因此D项正确。A、B两项显然错误,C项对规定的理解与题干中的规定是一致的,因此也错误。
[单选题]: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山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
故意杀人
[单选题]:占当年货币和准货币的比例最高的是( )。
2003年准货币
解析: 由心算可知,2002年和2003年的货币所占比例小于2002年和2003年的准货币所占的比例,2002年的准货币的比例为11.41/18.51×100%≈61.7%,2003年的准货币的比例为13.71/22.12×100%≈62.0%,可知后者大于前者,故本题选D。
[单选题]:当他_____时,你却成立一个人道主义俱乐部来讨论饥饿问题;当他_____时,你却大谈特谈他是否违反了道德规范;你看来如此神圣、如此善良,可人家从你那里得到了什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饥肠辘辘 衣不蔽体
解析:根据转折词“却”以及题中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空格处填入的词应该与“饥饿问题“违反道德规范”相对应;比较各选项,只有D切合题意,所以本题应该选择D。
[单选题]公司有人建议,只要员工都在承诺书上签字承诺不迟到,公司就取消上下班打卡制度,如果有人迟到那么所有员工的当月奖金均被扣除。公司采纳了建议,结果还是有员工迟到,但是员工小刘仍拿到了当月奖金。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小刘从未迟到过
其他员工没有拿到奖金
公司有人没在承诺书上签字
迟到的人不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多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其体现在( )。
我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
我国首次发射定点卫星
解析:1958年,我国首次和平利用原子能;1970年4月24日,长征l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人轨道。这两项科技成果均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