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物的灭失
题目:下列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 )。
解析:解析:事件是指某种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的发生。行为是指人有意识的活动。签订合同是当事人有意识地确立债权、债务关系的活动,是行为。物的灭失导致所有权关系的消灭,这与人的意志无关,属于事件。接受继承是继承人有意识的活动,属于行为。默示同意,是指当事人没有以言词而以行为表示其同意的意思,属于当事人有意识的活动,属于行为。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解析:解析: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它表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多选题]下列法学研究方法属于实证分析法的是( )。
对地方风俗习惯进行调查。然后上升为法律规定
考察法律行为一词的来源
比较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的异同
从大量的交易行为中抽象出订立合同须经要约和承诺
解析:解析:实证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它包括:(1)社会调查的方法,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调查来认识法律现象的客观状态,A项是社会调查法;(2)历史考察的方法,就是要考察每个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走向来研究问题,B项是历史考察法:(3)比较的方法,即通过对比法律现象间的异同来研究法律现象,C项是比较法;(4)逻辑分析法,就是用形式逻辑的方式来归纳演绎,包括用科学抽象法提炼法学概念等,以研究法律现象与问题,D项是逻辑分析法。
[单选题]犯罪构成要件分为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两类,下列各要件中属于必要要件的有:( )。
犯罪行为
解析:解析:犯罪时间和地点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多选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
搜查公民的住宅
侵入公民的住宅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39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单选题]不得作为抵押的财产是( )。
宅基地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不得抵押的财产的范围。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与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同时抵押的土地使用权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此外,依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也不能作为抵押财产。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土地使用权、厂房、运输工具都属于可以抵押的财产,因此,A项、B项和C项可以抵押。注意:考生一定要牢记不得抵押的财产范围。
[多选题]下列不是放火罪与用放火手段杀人的区别的是( )。
是否故意
是否造成死伤
死伤的人数
解析:解析:放火罪与用放火手段杀人的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