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热分析法
题目:微粒从广义上讲是微小粒子的总称,微粒根据粒子的大小分为微粒(狭义概念的微米级别粒子)、亚微粒(直径100~1 000 nm)、纳米粒(直径1~100 nm)。又可根据微粒的结构特征分为微乳、微囊、微球、脂质体等,相应地根据粒子的大小分为微乳、亚微乳、纳米乳;微囊、亚微囊、纳米囊等。微粒分散技术是制备各种微粒的制备技术,各种微粒是制剂的中间体,也是药物的载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定喘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 )
0.5寸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引起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 )。
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γ-谷氨酰转移酶的临床意义”。γ-谷氨酰转移酶(GGT)旧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是将谷胱甘肽上γ-谷氨酰基转移至另一个肽或氨基酸上的酶。GGT主要存在于血清及除肌肉外的所有组织中,如在肾、胰、肝、大肠、心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最高。GGT升高见于:①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血清GGT上升最高,可达正常水平的5~30倍,GGT对阻塞性黄疸性胆管炎、胆囊炎的敏感性高于碱性磷酸酶,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的GGT水平也高,且较其他肝脏酶类上升显著;急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者的GGT中度升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的2~5倍;酒精性肝硬化、大多数嗜酒者GGT值可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GGT持续升高,提示病情不稳定或有恶化趋势;而逐渐下降,则提示肝内病变向非活动区域移行。原发性肝癌时,血清GGT活性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②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者可达参考上限的5~15倍。囊纤维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GGT值可升高。③其他疾病: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④用药: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GGT升高。选项E的“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不包括在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多选题]医药商品流通过程的特点是
品种多、规格多、数量大、流动性大
在运输中,商品质量易受恶劣气候和其他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
其质量的识别,多数依靠外观、包装标志、文字所提示的品名、规格、有效期、批号、贮存条件等作为管理依据
其质量受仓库条件的影响
解析:医药商品流通过程的特点:①品种多、规格多、数量大、流动性大。②运输过程中会碰到恶劣气候和其他一些物理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会引起商品质量的变化。③医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均以包装的面目出现,其质量情况的识别,多数依靠外观、包装标志、文字所提示的品名、规格、有效期、批号、贮存条件等作为管理的依据。④医药商品从生产出来到使用之前,大部分时间是在仓库里存放,仓库的条件对医药商品质量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多选题]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
结合型药物是运载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方式
结合型药物是药物的储备形式,起到药库的作用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竞争性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有可逆性
[单选题]下列叙述与盐酸二甲双胍不符的是
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盐酸二甲双胍具有高于一般脂肪酸的强碱性,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利用,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氧化和代谢,在肝脏代谢较少,几乎全部以原药形式由尿排出。
[多选题]下列情况属于发热的是
口腔温度超过37.3℃
腋下温度超过37.0℃
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
直肠温度超过37.6℃
体温超过39℃
[多选题]药品说明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药名名称不规范
用法剂量不明确
不良反应不全
药物动力学资料欠缺或参数不统一
有效期不明
解析:药品说明书存在主要问题如下:①药品名称不规范。药品说明书无通用名,只有商品名。②用法剂量不明确,病人不易理解。如口服1次4~8片,用量差异太大,病人无法掌握。如只标1日3次,每次1片,但不知饭前饭后。③不良反应不全,不提或少提药物不良反应,使临床用药安全性受到影响。④药物动力学资料欠缺。⑤有效期不明,目前很多药品只有生产批号而无有效期限。造成临床用药混乱。
[多选题]对患者本人而言,依从性不佳的原因有
未完全理解医嘱,导致用药剂量、时间、方法的错误
给药方案过于复杂
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而药物带来的益处却模糊不清
患者对医生不信任
生理、心理、病理等因素导致不能严格执行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