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孢,有荚膜
题目:关于肉毒梭菌特点不正确的是
解析: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粗短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荚膜,在20~25℃时形成椭圆形芽孢,呈网球拍状。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其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该毒素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入食物毒素18~72小时后发病,表现为头晕头痛、复视、眼睑下垂、咽肌麻痹、吞咽困难,重者死于呼吸困难与心力衰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与散射光强度成反比的是
入射光波长
解析:散射光强度与颗粒的分子量、数目、大小及入射光强度成正比,与微粒至检测器的距离、入射光波长成反比,因此使用高强度光源,如激光、较短波长的入射光,可提高检测灵敏度。
[单选题]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时如菌落占整个斜面面积的1/2应报告为
分枝杆菌培养为阳性(2+)
[多选题]在血平板上能形成草绿色溶血环的细菌是 (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单选题]白血病化疗后的检测结果是
PLT减低、MPV减低
解析: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是贫血,发热,出血,侵润,故化疗后结果一般是PLT减低、MPV减低,故答案为B。
[多选题]“中间型积液”的形成原因有
漏出液含有大量血液
漏出液继发感染
浆膜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漏出液长期滞留
[单选题]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以上都包括
解析: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脏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这些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钙离子结合,再与磷脂结合,这是依K因子参与凝血反应的基础。
[单选题]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以上均是错误的
解析: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