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试管凝集反应

题目:临床输血时用于受体和供体两者间的交叉配血试验属于

解析:试管凝集反应是用定量抗原悬液与一系列递度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保温静置后根据 每管内颗粒凝集 的程度以判断 待查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效价,可以用来协助临床诊断。例如输血时也常用于受体和供体两者间的交叉配血试验。故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渗出液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下列哪一项除外
  •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0.5

  • 解析: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的特点为:漏出液<0.5,渗出液>0.5。

  • [单选题]B淋巴细胞主要的表面标识是
  • mIg

  • 解析:B淋巴细胞表面标识有m/g、CD19/15、CD21、CD35、CD32、CD40、CD80/86分子等。

  • [单选题]阻塞性黄疸时,尿中胆红素
  • 增加

  • 解析:尿胆红素测定阳性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而溶血性黄疸时呈阴性反应。

  • [单选题]免疫组化技术中非特异性染色的特点不包括
  • 染色具有结构性

  • 解析:染色具有结构性应属于特异性染色的分布特点。

  • [单选题]副溶血弧菌与霍乱弧菌在生物特性方面最显著的差别是
  • 嗜盐

  • 解析:副溶血弧菌具有嗜盐性,在无盐培养基上不生长。

  • [单选题]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包括
  • 以上都是

  • 解析:1.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包括凝固法(也称为生物学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学法(又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2.免疫学法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4.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发色底物法;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免疫学方法。AT-Ⅲ抗原和AT-Ⅲ活性以同时测定为佳。临床意义:①AT-Ⅲ增高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急性出血期以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②减低见于先天性和获得性AT-Ⅲ缺乏症,后者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DIC和肝脏疾病等。

  • [单选题]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
  • B型

  • 解析:来自父母双方染色体的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AB四种表现型,即血型A、B、O、AB。

  • [单选题]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
  • 结合胆红素

  • 解析:结合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

  • [单选题]用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的试验是
  •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 解析:1.金黄色葡萄球菌SPA能与血清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能出现特异的凝集现象。这一试验称为协同凝集试验。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儿童保健(正高) 针灸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PRK-LASIK医师、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