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西周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区分为( )。
正确答案 :A
非眚与眚
解析:解析:《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及有大罪,非终,及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根据这条规定,“眚”和“非眚”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凡属故意犯罪,即使罪行较小,也要从严惩处,如属过失犯罪,虽然罪行比较严重,但却可以从轻给予减刑处治。
[单选题]欧洲大陆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
正确答案 :A
法国宪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的是有关宪法历史发展的内容。制定于1791年的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制定的成文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单选题]亲亲相隐原则规定于( )时期。
正确答案 :A
汉宣帝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亲亲相隐原则的确立。亲亲相隐原则又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的原则。源于儒家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思想。公元前66年,汉宜帝下诏:“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也就是说对亲属中的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亲属中的尊长首匿卑幼的犯罪,一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死刑案件则上请廷尉,由其决定是否追究首匿者的罪责。综上分析,A项是正确答案。B项、C项和O项应予排除。
[单选题]醉酒的人犯罪,( )。
正确答案 :B
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不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有( )。
正确答案 :D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抗日民主政权时期颁布了许多宪法性文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以及各边区的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C项。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颁布了诸多宪法性文件,包括:《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区宣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这里考生最容易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错误地认定为抗日民主政权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
[多选题]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持有”仅限于本人持有,不可能通过他人持有毒品
“持有”仅限于行为人对毒品具有所有权而持有
为了贩卖毒品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持有是指占有,携带,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的行为。至于所持有毒品是否归自己所有,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持有也可以通过他人持有。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上的重要作用?( )
正确答案 :D
指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补充法律漏洞,对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有重要作用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原则的作用。法的要素有三:法律规范、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其中,法律原则是较法律规范、法律概念更为抽象的要素。法律规范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在法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法律原则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对法律制定环节发生的作用和对法律实施环节发生的作用。法律原则对立法环节发挥的作用表现在:直接决定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而指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补充法律漏洞,强化对法律的调控能力,则是法律原则对法律实施环节发挥的作用。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在下述犯罪中,哪种犯罪行为是继续犯?( )
正确答案 :A
非法拘禁罪
解析:解析:继续犯,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在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在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当中,除非法拘禁罪外,窝藏罪、遗弃罪等也是典型的继续犯。
[单选题]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
正确答案 :D
继续犯
解析:解析:继续犯的特点之一就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也称为持续犯。因此,选择D。考生注意从概念上与连续犯相区别。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切勿混淆。
[多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
正确答案 :CD
牵连犯
想象竞合犯
解析:解析:对继续犯的处罚,依据刑法分则的相应规定;对吸收犯的处罚;依据吸收之罪处断;对牵连犯的处罚,应当注意,在刑法分则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依据从一重处断;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依据从一重处断的原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