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范围规划 — 范围定义 — 活动定义 — 活动历时估算
题目:体现了项目计划过程的正确顺序。
解析:解析: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过程,依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本世纪初,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由于他的学说以未查明的足以使大陆漂移的动力为假设,所以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我们现在接受了魏格纳的理论,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确定了足以使大陆漂移的动力,而是因为新的仪器最终使我们能通过观察确认了大陆的移动。以上事例最好地说明了以下哪项有关科学的陈述?
当一个理论所假定的事件被确认时,即使没有对这种事件形成的原因做出解释,这一理论也可以被接受。
解析:解析:题干中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个理论,他只是假设存在足以使大陆漂移的动力,但至今还没有确定这个动力,而新的仪器确认了大陆确实在漂移,这也就使得我们接受他的理论。这就是选项D的观点。
[单选题]
B. 相斥
C. 发散
D. 汇聚
发散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数据流图(DFD. 的基本组成。数据流图(DFD. 一般可分为“变换流”,“事物流”两种。其中“变换流”:由输入、输出、处理三部分组成,是一顺序结构,“事物流”:它的某个加工,分离成许多分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且根据输入值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来执行。
[单选题]影响文件系统可靠性因素之一是文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如果读取(48)的某磁盘块,修改后在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对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大。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包括块的一致性检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在块的一致性检查时,检测程序构造一张表,表中为每个块设立两个计数器,一个跟踪该块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一个跟踪该块在空闲表中出现的次数。若系统有16个块,检测程序通过检测发现表(49)状态下的文件系统是一致的。
系统目录文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件系统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试题(48)的正确答案是D。因为,很多文件系统是先读取磁盘块到主存,在主存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再写回磁盘。但如读取某磁盘块,修改后再将信息写回磁盘前系统崩溃,则文件系统就可能会出现不一致性状态。如果这些未被写回的磁盘块是系统目录文件,如索引节点块、目录块或空闲管理块,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通常解决方案是采用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包括块的一致性检查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在块的一致性检查时,检测程序构造一张表,表中为每个块设立两个计数器,一个跟踪该块在文件中出现的次数,一个跟踪该块在空闲表中出现的次数。试题(49)中,当进行文件的一致性检查时发现,选项A的第3个块在计数器1为 0,这意味着没有文件使用这个块,但在计数器2中也为0,这意味着这个块不空闲。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测时发现出了问题。选项C的第6个块在计数器1为3,这意味着这个块被重复分配了3次,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测发现出了问题。选项D的第8个块在计数器2为2,这意味着这个块被重复释放了2次,因此文件系统进行一致性检测发现出了问题。选项B当某个块在计数器1为1,在计数器2为0;而某个块在计数器1为0,在计数器2为1;这意味着文件系统的一致性检查是正确的,因此,试题(49)的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