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凝血因子Ⅶ

题目: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不包括

解析:因子Ⅰ、Ⅴ、Ⅷ、ⅩⅢ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喹喏酮类抗生素抑菌机制为
  • 抑制DNA的复制

  • 解析:喹喏酮类抗生素抑菌机制为抑制DNA的复制。

  • [单选题]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抗原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甲流、乙流和丙流

  • 解析:根据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抗原和基质蛋白的差异,可将其分为甲流、乙流和丙流。

  • [单选题]下列对十二指肠钩虫成虫形态描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 口囊腹侧缘有一对板齿

  • 解析:十二指肠钩虫口囊的特征:十二指肠钩虫口囊深而大,腹侧前缘有2对钩齿。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浅部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
  • 25℃

  • 解析:浅部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2~28℃。

  • [单选题]常见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
  • 溶血反应

  • 解析:血型抗原-抗体不合性溶血反应是常见的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

  • [单选题]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
  • 黑色素瘤抗原

  • 解析:其余四项皆为肿瘤诊断辅助蛋白,在正常细胞上也存在,而非肿瘤特异性抗原。

  • [单选题]下列哪种属于干化学分析法
  • 尿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法


  • [单选题]C-反应蛋白合成的器官为
  • 肝脏

  • 解析:C-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出现,是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因而得名。由肝细胞合成,作为非特异性指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用于结合临床病史监测疾病。

  • [单选题]自身抗原出现的机制
  • 隐蔽抗原的释放+自身抗原成分的改变+共同抗原的诱导

  • 解析:自身抗原出现的机制为隐蔽抗原(精子、眼内容物等)的释放、自身抗原(变性IgG)成分的改变和共同抗原(A群β溶血性链球菌)的诱导。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普通外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卫生管理(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中药师(代码:202)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护理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