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慢性肉芽肿
题目: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可用来评估方法的准确度的试验是
回收试验
[单选题]下列疾病均有血清尿素氮增高而血清肌酐正常,但不包括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面积烧伤及急性传染病是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尿素氮合成增加;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性升高,以上几种情况均只有血清尿素氮浓度增高而肌酐不增高。慢性肾衰竭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均升高。
[单选题]某一实验室血钙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五个批号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90mmol/L、2.96mmol/L、2.48mmol/L、1.50mmol/L、3.16mmol/L,相应的五批号的靶值分别为2.00mmol/L、2.96mmol/L、2.48mmol/L、1.88mmol/L、3.10mmol/L;其评价标准为靶值+0.25。此次血钙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为
80%
解析:测定结果中,1.50mmol/L<(1.88-0.25)mmol/L,因此可接收结果数为4,总测定样本数为5,4/5×100%=80%。
[单选题]干化学法检测尿酮体,最敏感的是
乙酰乙酸
解析:干化学法尿酮体检测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本法对酮体各组成成分的灵敏度不一:乙酰乙酸为50~100mg/L,丙酮400~700mg/L,与β-羟丁酸不发生反应。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其酮体成分不一,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酮体成分亦会发生变化,因此干化学检测所得结果可能与实际总的酮体量有所差异。
[多选题]下列哪些不是血管内溶血的疾病 (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解析:血的场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前者主要在血液循环中被破坏,后者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中被破坏。血管内溶血的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心源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链球菌、疟原虫、产气荚膜杆菌等感染。
[单选题]关于培养基的质量控制不正确的是
一般市售培养基的配制可不测其pH
解析:培养基制作完成灭菌后,应对每批培养基的灭菌效果进行检测,培养基的量应合适,一般而言,斜面培养基的长度不超过试管的2/3,MH平板厚度应为4mm,其他一般为3mm。培养基配制完成后应测pH值,且与规定pH值相差在±0.2之内。
[单选题]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是( )
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