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四项
题目:下列分析与预测,正确的有几项?( )
解析:(1)正确。哲学类毕业生总数:0.9+1+1.2=3.1(千人)。 (2)正确。从2001年至2002年,从2002年到2003年,每年工学类毕业生人数上涨超过30%,所以按此规律,2004年工学类毕业生将突破70万人。 (3)正确。道理同上。 (4)正确。将每年工学类毕业生人数除以毕业生总人数,可以发现大约都为34%。故正确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规定始于下列哪一部宪法?( )
1799年法国宪法
解析: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1799年法国宪法设立的护法元老院。
[单选题]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鸟类在不同场合有不同呜叫的内容。大部分鸟鸣是______自己所辖的活动领地,_______同类不得前来侵占;有的鸟鸣则是求偶的表示,欢迎异性前来结合;也有的鸟鸣是鸟儿进入繁殖期生命力高峰的_______,是精力旺盛的一种发泄。
宣告 告诫 表现
解析:“宣称”,公开表示的意思,宣称的一般是事实真相,而不能是某一具体事物,由此排除C。“劝诫”,劝说告诫的意思,侧重“劝说”,与句意不合,排除D。最后一空提取主干“鸟鸣是形式”的说法有误,故排除A。本题答案为B。
[多选题]下列属于汉朝立法成果的是( )。
九章律
朝律
[单选题]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 )。
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所附条件的分类。条件是指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的未来不确定的事实或者说或然发生的事实。根据条件所生效力的不同划分为延缓(停止)条件和解除(消灭)条件。延缓条件是指影响行为生效的条件;解除条件是指影响行为失效的条件。根据条件约定的事实是否发生为标准,还有肯定(积极)条件和否定(消极)条件的分类。条件作为将来不确定的事实,与其相对的当事人还会约定以必然到来的事实影响法律行为的效力.此为附期限。在所附期限中。与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相对的,只有始期和终期的划分,并无延缓期限和解除期限的划分。就本题而言,约定的事实是“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决定甲乙双方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合同行为的效力。“年底”是必然到来的事实,应该说是期限,但决定该行为效力的并非是年底的到来,而是“设备是否有富余”这一或然的事实。由此可认定为是附条件。如果说“设备有富余”,表明条件成就,意味着租赁合同开始生效,由此可以认定是附延缓条件,非解除条件;是附肯定条件,非否定条件。综上。可以认定只有C项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要综合分析南水北调的各个因素,就必须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证,然后把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坚持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很多,贯穿其中的核心方法是( )。
坚持矛盾分析法
解析: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是坚持分析和综合的核心方法。ABC属于具体的方法。因此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解析:按照规则的行为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又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多选题]我国享有狭义上的立法权的机关有(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解析:狭义立法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在我国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科学与艺术都体现出一种超越和创造的革命精神。因此它们有一样的精神因素
解析:科学与艺术有极其相似的精神因素,它们都体现出一种超越和创造的革命精神,而非“一样的精神因素”。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房屋销售价格与住宅销售价格均超过4500元的城市有( )。
北京与上海
解析:观察图形即可很容易得出答案,值得注意的是,题干强调的是房屋销售价格与住宅销售价格两个指标均超过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