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IP安全性(IP Security,IPSec)提供了在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中安全通信能力。关于IP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8)。
正确答案 :D
IPSec能在IP的新版本IPv6下工作,但不适应IP目前的版本IPv4
解析:解析:IPSec提供既可用于IPv4也可用于IPv6的安全性机制,它是IPv6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IPv4的一个可选扩展协议。IPSec为跨越LAN/WAN、Internet的通信提供安全性。(1)分支办公机构通过Internet互连(SecureVPN):(2)通过Internet的远程访问;(3)与合作伙伴建立Extranet与Intranet的互连;(4)增强电子商务安全性。IP安全性协议是针对IPv4和IPv6的,IPSec的主要特征是可以支持IP级所有流量的加密从证,增强所有分布式应用的安全性。IPSec在IP层提供安全服务,使得系统可以选择所需要的安全协议,确定该服务所用的算法,并提供安全服务所需任何加密密钥。
[单选题]正式技术评审(FTR)是一种由软件工程师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以下对FTR的目标描述中,错误的是(39)。
正确答案 :C
改正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功能、逻辑或实现上的错误
解析:解析:正式技术评审(FTR)是一种由软件工程师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FTR的目标是:①发现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功能、逻辑或实现上的错误:②验证评审中的软件是否满足其需求:③保证软件的表示符合预定义的标准;④得到以统一的方式开发的软件;⑤使项目更易于管理;⑥提供培训机会,使初级工程师能够了解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不同方法。由此可知,改正软件的错误不是FTR的主要任务。
[单选题]若U、P和R分别在5号、6号、7号洞时,则下面哪一项一定正确?
正确答案 :B
S在2号洞。
解析:解析:显然Q、S应前后相邻,4号洞必为T,则Q、S只有分别占据1、2号洞,所以选B。
[多选题]论网络规划设计中需求获取技术需求分析是用来获取网络系统需求和业务需求的方法,是网络工程建设的基础,决定着网络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正确地定义用户需求是需求分析阶段的基础。需求获取技术有助于网络规划设计师准确、快捷地获取和提炼用户的需求信息。
正确答案 :BCD
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详细说明目前有哪些比较常用的需求获取技术?说明每种需求获取技术的基本方法。
详细论述在你参与分析和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中,所采取的需求获取技术及对该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说明选取该技术的原因,并分析应用该技术所获取的需求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解析:1.结合自己参与分析和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或从事的实际工作,简要说明需求获取在网络工程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2.需求分析阶段的首要工作是确定用户需求,以用户为核心是本阶段应遵循的至关重要的原则,它决定着网络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需求获取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确定3个层次的需求:对付业务层要强调明确业务总目标及使用范围;对于用户层要强调明晰用户工作流程;对于功能层还要收集网络工程项目运行环境的限制等非功能性需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用户会由于不同的业务目标及使用范围而提出不尽相同的需求,同时由于没有约定提出方式也会有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确定用户代表并对其在需求中划分主次地位;其次要确定需求的整个获取及归档过程;最后还要明确不同层次的需求要以约定的形式出具文档,以备双方的交流或问题检查。
3.为了获取正确的需求信息,可以使用几种比较常用的需求获取方法和技术。
(1) 采访关键人物。网络规划设计师必须能够与具有高度复杂背景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提取和细化需求,并向这些利益相关者描述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在交流之前,需要先确定这个组织的关键人员和关键群体,再实施交流。在整个设计和实施阶段中,应始终保持与关键人员之间的交流,以确保网络工程建设不偏离用户需求。
通常,这些关键人物主要是各级领导和行业专家。各级领导主要从管理角度明确需求,而行业专家则明确的是业务需求。采访关键人物之前,一定要有针对地制订问题提纲,并最好先将提纲发给被采访人员;在采访过程开始前,应首先获取联系方式,最好和访谈者约定电子邮件、电话、即时通信的联系方式;对关键人物不可能一次访谈就明确了所有需求,但是第一次访谈一定要形成需求的大致框架,以便于后期访谈工作的开展。
(2) 调研和实地观察。通过观察用户的工作环境、活动及工作习惯来了解项目需求。
(3) 问卷调查。通过使用调查表收集信息。调查表有两种格式:自由格式和固定格式。调查的问题应该是清楚的、明确的并且具有启发性的。问卷的制作应简单、可操作性强,尽量使用选择方式,而不是让用户填写大段的文字。问卷调查的方式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调整。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的用户群,只能采用下发调查问卷,并录入调查结构的方式;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很强的用户群,可以采用下发电子文档或者开发调查网页的方式,简化调查结果录入工作。
(4) 客户面谈。通过直接、面对面的交互获取需求。在与用户接触之前,首先,必须对问题的背景和问题所在系统的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其次,尽可能了解用户的个性特点及任务状况;最后,事先准备一些问题,在与用户交流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与组织中来自于不同的技术和业务部门、各个级别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集中访谈,就问卷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5) 演示。向听众介绍拟建的网络体系结构。创建清楚且有效的PPT演示文档,该文档需要避免使用填满了项目符号的大量幻灯片,力求使用图形的表示方法,并围绕相关的图表展开介绍,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确定关键需求。
在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与用户群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应避免交流不充分和交流过于频繁。避免交流不充分的关键是,没有注意交流的对象和方式。找到正确、对业务非常清晰的人(即行业专家)既可以减少交流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由于过量而无用的信息导致设计出现的偏差。应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例如,对于一线工作人员,可采用先下发调查问卷,再依据调查问卷进行访谈的方式。避免交流过于频繁的关键在于,每次交流前都要有明确的交流目标,同时交流后的归纳和总结同样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否则就会使管理层和用户群体在项目结束前就厌烦了所听到有关网络开发的细节,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给工作带来麻烦。
4.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工作,举例说明在获取需求时分别采用了哪些需求获取技术?详细说明选择这些技术的原因及其实施步骤,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5.建议采用如下步骤来指导需求的获取。
(1) 针对提议的网络工程项目评估业务及技术可行性,给出需要和可行性的相关叙述。
(2) 确定能够帮助刻画需求和熟悉组织及相关业务的人员,给出参与需求获取活动的客户、用户和其他风险承担者的列表。
(3) 定义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环境并给出相关的描述。
(4) 确定“领域约束(如政策约束等)”,从而限制待建设的网络工程项目的功能或性能。并给出网络工程项目范围的限制性陈述,以及需求列表和应用于每个需求的领域限制。
(5) 针对应用项目定义一种或多种需求获取的方法或技术。
(6) 尽可能多邀请相关人员参与,以便能从不同视角来定义需求,并确定每个正式需求的理由。
(7) 给出相类似的网络工程项目样板,并建议用户进行实地考察,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确定关键需求。
[单选题]车载电话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有了它,人们就能在开车的时候拨出或者接收电话了。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有事故发生或者汽车抛锚,司机就可以立即打电话求助。不过,车载电话还是应该被禁止使用,因为使用它会造成危险驾车。根据上段所述,可推出作者支持下列哪种说法?
正确答案 :C
车载电话带来的好处不能抵消它给危险驾车带来的风险。
解析:解析:从题干可知,车载电话有好处,但是车载电话还是应该被禁止使用,因为使用它会造成危险驾车。也就是说,车载电话的坏处大于好处,即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