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题目: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胃痞的基本病机是
  • 胃气壅塞

    脾胃失调

    升降失司


  •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 [单选题]"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 先复阳,后复阴


  • [多选题]若肾阳久衰,阳损及阴,致肾阴亏虚,临床表现有
  • 腰酸遗精

    口燥咽干

    水肿反复发作

    舌红少苔,脉细数


  • [单选题]“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 先温里,而后解其表


  • [单选题]用葛根汤治疗何种下利
  • 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


  • [单选题]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
  • 东汉


  • [多选题]瘿病的病因有
  • 情志内伤

    水土失宜

    体质因素

    饮食失宜

  • 解析:瘿病的病因有:1.情志内伤: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2.饮食及水土失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是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发为瘿病。3.体质因素:妇女以肝为先天,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滞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常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妇科学(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营养(师)(代码:210)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