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体萎缩为主

题目:容易引起贫血的胃炎是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这类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B型胃炎。后者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这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A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临床上较少见。A型萎缩性胃炎内因子分泌减少,故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肠梗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结直肠梗阻出现呕吐较晚

  • 解析:①腹部切口疝疝环一般较宽大,很少发生完全性肠梗阻及嵌顿。②术中判断肠管是否有生机十分重要,最关键的是观察相应的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有无搏动。③一般肠梗阻在发生4~6小时以后,肠腔内气体、液体在立位腹平片上才可见液平面。④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晚、次数少。结直肠梗阻很晚才出现呕吐。⑤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大多在动脉硬化、动脉粥样变的基础上发生,多见于老年人。

  • [单选题]符合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 解析:本试题为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试题。由于本病发病机制为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血管的损伤是主要病变。血管内有形成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无明显异常,故在实验室检查中,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阳性,而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检查均属正常,凝血时间亦属正常,应选E。有较少的考生错答A,认为机制为“血小板减少”,是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不够清楚所致。

  • [单选题](2006)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
  • 肺难于扩张

  • 解析: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减少导致肺难于扩张

  • [单选题]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 合成谷氨酰胺

  • 解析: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合成谷氨酰胺

  • [单选题]能引起梅毒的病原体是
  • 苍白密螺旋体

  • 解析: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尖锐湿疣。

  • [单选题]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
  • 个人成长受到阻抑

  • 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第一类属于缺失需要,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便失去动机。第二类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故选D。

  • [单选题]下列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受累的描述,正确的是
  • 常上肢对称性小关节受累

  •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的特点,如果不接受恰当的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导致劳动力丧失和致残。关节痛往往是RA的首发症状,最常受累的部位为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跖趾关节以及膝、踝、肘、肩等关节。故选D。

  • [单选题]男,43岁。反复上腹疼痛,嗳气3年。无其他不适。查体:上腹轻压痛,胃镜:胃窦黏膜光滑,散在条状、片状红斑。最可能的诊断为( )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解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仅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反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 [单选题](2012)抢救大咯血患者时,最不宜采取的体位是
  • 仰卧位

  • 解析:对大咯血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最好取患侧卧位,并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咯血期间,不要采取仰卧位,以免窒息致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医院药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