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

题目:我国罪犯构成的变化经历了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

解析:从历史看,我国罪犯构成的变化经历了3个时期,其中,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为第一个时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M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涉嫌贪污的犯罪嫌疑人马某取保候审,将有关文书交到M县公安局安排的W派出所执行。在取保候审期间,马某有事需要离开M县3天,即到M县公安局W派出所报告。派出所经核实后,即同意马某外出,结果马某外出办完事后又旅游1个月才回来。W派出所调查核实后,即呈报M县公安局没收了马某的3000元保证金,并将马某变更为监视居住。数日后,M县人民检察院在传唤马某时,得知其违反了取保候审规定,遂决定对其逮捕。关于公安机关在马某取保候审环节的做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M县公安局无权将马某变更为监视居住

    W派出所在批准马某离开M县前,应当征得M县人民检察院同意

    M县公安局应当将马某违反规定及没收保证金的执行情况及时通知M县人民检察院


  • [单选题]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的被告的确认正确的是( )。
  •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当事人对复议机关的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

  • 解析:本题主要是涉及行政诉讼被告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因此,A项中应以该授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B项是对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当事人不服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C项应以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3条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D项错误。

  • [单选题]公安科研包括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科学的研究。( )
  • 正确


  • [单选题]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 )
  • 特殊预防工作

  • 解析:解析: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三支一扶 执法资格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