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每五年修订一次

题目:《大清律例》颁行后,统治者规定条例的修订年限为( )。

解析: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
  • 创作作品

  • 解析:解析:事实行为的根本特点就是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故又称为“非表意行为”,以此区别于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受民事主体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典型的事实行为包括侵权行为、无因管理、创作作品、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先占、建造房屋、添附等。故选C项。A、D项属于民事法律行为。B项属于准民事法律行为。从广义上讲,准民事法律行为也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范畴。

  • [多选题]基于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可将其概括为( )。
  • 它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它是法学的方法论

    它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 解析:解析:法理学为其他法学提供了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 [多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有偿法律行为的有( )。
  • 承揽合同

    租赁合同

    运输合同

  • 解析:解析:备选项中,只有赠与合同为无偿法律行为,其余都属于有偿法律行为,故选 A、B、D项。典型的无偿法律行为包括无偿保管、无偿委托、遗赠、赠与、借用、保证等。

  • [单选题]王某听说孙某能通过法术将10元变成100元,便将家里的2000元现金交给孙某,让其当场将2000元变成2万元。孙某用红纸包着2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将另一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包交给王某,让其2小时后再打开看,然后离开。王某2小时后打开,发现红纸包内是餐巾纸。孙某的行为构成( )。
  • 诈骗罪

  • 解析:解析:孙某虚构自己能够变钱的技术,欺骗王某将钱交给自己,然后找借口离开,属于以虚假事实欺骗他人自愿交出财物的行为,成立诈骗罪。行为人对钱没有合法占有,因此不是侵占罪;行为人不是公然违背被害人意愿从其控制中夺走钱财,因此,也不是抢夺罪;行为人在被害人面前实施诈骗行为,不是秘密窃取,因此,不是盗窃罪。

  • [多选题]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
  • 并罚原则

    吸收原则

    限制加重原则

  • 解析:解析:《刑法》第69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因此,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原则有并罚原则,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