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6

题目:在下述程序中,判断条件“i>j”共执行的次数是main(){ int i=0,j=10,k=2,s=0; for(;;) { i+=k; if(i>j) { printf("%d",s); break; }s+=i; }}

解析:本题主要要求我们求判断条件“i>j”执行的次数。在本题的程序中,首先定义了四个整型变量,并分别赋初值,然后执行for循环结构,该循环结构中都是缺省语句,那么如果循环体中没有break语句,程序将面临死循环,从后面的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出,程序中存在一条break语句。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软件工程中,白箱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方法将程序只看做是
  • 路径的集合

  •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的测试方法。

  • [单选题]非空的循环单链表head的尾结点(由p所指向),满足______。
  • p->next=head

  • 解析:解析:循环链表就是将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指向链表头结点(或第一个结点),即p->next=head。

  • [单选题]在报表每一页的底部都输出信息,需要设置的区域是( )。
  • 页面页脚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报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选项A“报表页眉”在报表的开始处,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每份报表只能有一个报表页眉。选项B“报表页脚”用来显示整份报表的汇总说明,在所有记录被处理后,只打印在报表的结束处。选项C“页面页眉”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报表的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眉。选项D“页面页脚”打印在每页的底部,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报表的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脚,所以选项D正确。除了这些,还有主体用来打印表或查询中的记录数据,是报表显示数据的主要区域。报表各个部分的功能是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务必掌握。

  •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 解析:解析:顺序存储方式主要用于线性的数据结构,它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结点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而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 [单选题]函数模板:templateclass T> T add(T x, T y) {return x+y;} 下列对add函数的调用不正确的是
  • add(1.0,2)

  • 解析:解析:对于templateclass T>

  • [单选题]设有n元关系R及m元关系S,则关系R与S经笛卡儿积后所得新关系是一个( )元关系。
  • m+n

  •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对笛卡儿积运算的掌握。笛卡儿积是两个关系的合并操作,因此n元关系R与m元关系S经笛卡儿积后所得新关系是m+n元关系。

  • 推荐下载科目: 计算机三级 计算机四级 软考中级 微软认证 思科认证 JAVA认证 华为认证 软考高级 职称计算机 计算机辅助设计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