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
题目:凝血酶原时间(PT)是( )。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Quick于1935年创立的。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其凝固时间取决于凝血因子Ⅱ、Ⅶ、Ⅴ、Ⅹ、Ⅰ的水平。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正确选项是E。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关于参数点估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越大,表示用该样本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差
[单选题]半衰期最长的是( )。
纤维蛋白原
[单选题]血站各业务岗位工作记录,应当满足及时等要求,但不包括以下哪项( )。
有单位盖章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解析:队列研究(又译为定群研究、群组研究)就是研究病因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对象是加入研究时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一群人,根据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病因(或保护因子)或暴露程度而划分为不同组别,然后在一定期间内随访观察不同组别的该病(或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或大剂量组)的率显著高于未暴露组(或小剂量组)的率,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疾病存在联系,并在符合一些条件时有可能是因果联系。
[单选题]正常男性的血细胞比容参考值是( )。
0.380~0.508
[单选题]当某种因素与疾病无关联时( )。
RR=1
解析:OR=病例组的暴露比例/对照组的暴露比例=(a/c)/(b/d)=ad/bc。OR含义:与RR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是无暴露者的多少倍;如果能满足2个条件:①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②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则:OR≈RR;OR=1:暴露因素与疾病无联系;OR>1: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正相关,是疾病的危险因素;OR<1:暴露因素与疾病存在负相关,是疾病的保护因素。
[单选题]轻型血友病A是因子Ⅷ活性水平
5%~30%
[单选题]关于队列研究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
结果可靠可见于少见病
解析:病例对照研究适于罕见病的研究,因为不需要太多的研究对象,此时队列研究常常不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