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D

氯氮平中毒 精神分裂症

题目: 患者男性,51岁,农民。主因“意识不清1天,再发言语紊乱,疑人害半个月,总病程4年”入院。患者于2009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乱讲话,说“家里都被装了监视器,自己和家人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了。”疑心重,觉得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自己,讲自己的坏话,别人吐口水也是针对自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和自己有关,说“有人要害自己的儿子和家人”,“自己被超声波所控制”时有自言自语、自笑,说听到好多人评论自己的声音,主要是说自己做事慢,挣钱少,长得丑。患者家属送其人当地医院住院,服用氯氮平300mg/d治疗,住院1个月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坚持服药治疗。1个月前患者停药,半个月后症状复发,患者家属1天前强行给患者服用氯氮平300mg后,患者自行将剩余的氯氮平全部服用,具体剂量不详。

解析:从病史材料看,此时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应高度怀疑是氯氮平过量引起的中毒,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等症状,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DSM-Ⅳ,其患病率约为儿童人口的万分之二~万分之五

  • 解析:此题考点为孤独症的流行病学。A答案正确,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女童患儿的症状往往都比较重;早期认为社会经济状况较高的家庭患病率较高是取样偏差所致;近50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可能与认识与识别水平提高有关。

  • [单选题]根据下列的描述属于行为治疗的哪一种方 法: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属
  • 消极训练法

  • 解析:1.厌恶疗法是通过厌恶性条件,目的是使患者最终感到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常用于治疗酒癖、性行为病态如露阴癖、强迫观念等。 2.阳性强化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又称为奖励强化法。常用于治疗儿童神经性厌食、多动、孤独、学习困难等。 3.消极训练法是根据多次重复一个动作后可引起积累性抑制理论,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儿童抽动症。 4.漫灌疗法是使患者突然面临最强大的刺激,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其恐怖情绪自行消退的方法,用于治疗恐怖症。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 程序化

  • 解析:精神科评定量表有如下优点:①数量化:能以量化的形式表示精神症状或相关情况,可以进行统计分析;②规范化:规定了症状的可操作化定义,又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的症状量表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化检查程序,这样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可交流性及可重复行;③细致化:较多数临床医生一般的临床观察或描述要丰富,尤其是诊断量表;④客观化:量表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检查和评分的主观成分。并非所有的量表均需程序化,标准化,程序化不是精神科评定量表的优点。

  • [单选题]巴甫洛夫学派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急性超强的应激给高级神经活动产生进一步损伤时会作出何种反应
  • 超限抑制

  • 解析: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急性超强的应激作用于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可以导致兴奋、抑制和灵活性的过度紧张及相互冲突,中枢神经系统为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破裂"则往往产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属于保护性抑制,在抑制扩散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功能则可能脱抑制,形成皮质与皮质下活动相互作用的异常形式,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状态,无目的的凌乱动作和不受意识控制的情绪障碍等。

  • [单选题]"远亲不如近邻"体现了影响人际吸引的哪个因素
  • 邻近性


  • [单选题]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紊乱以下列哪种最为多见
  • 入睡困难

  • 解析:睡眠紊乱是抑郁状态最常伴随的症状之一,也是不少患者的主诉,以入睡困难最常见,以早醒最具有特征性。与这些典型表现不同的是在不典型抑郁症患者中可以出现贪睡的情况,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