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宜选用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题目:患儿女,1岁。因淋巴结核住院,医嘱肌内注射数种药物。护士为该患儿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操作是

解析: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进行臀部肌内注射,因其臀部肌肉较薄,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可导致肌肉萎缩,或损伤坐骨神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休克型肺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和补液治疗。提示患者病情好转、血容量已补足的体征不包括
  • 心率120次/分

  • 解析:休克患者口唇红润、肢端温暖、尿量增加>30ml/h,收缩压升高>90mmHg,心率<90次/分,提示患者病情好转、血容量已补足。

  • [单选题]患者,女,20岁,右胸外伤,被诊断为血气胸,其最简便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 胸穿抽出血液和气体

  • 解析:血气胸最简单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胸部穿刺抽出血液和气体。

  • [单选题]某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出院时,护士对其限制重体力活动,预防病毒的重复病毒感染,其目的是限制哪种疾病的发生
  • 扩张型心肌病

  • 解析: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患者应注意休息,有心脏扩大并伴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限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果心肌炎期间过度劳累,容易导致心脏代偿性扩大,导致扩张型心肌病。

  • [单选题]初产妇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产,检查:规律宫缩,枕左前位,胎心146次/分,宫口开大3cm。在产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宫缩时嘱正确加大腹压

  • 解析:本题由宫口开大3cm可知产妇处于第一产程潜伏期,A、B、D、E均为正确的护理措施,只有C错误,此时不需用腹压。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以加速产程进展。故选C。解题关键: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 [单选题]患儿,7个月。腹泻2天,稀水便,每日5~6次,呕吐2次,医生建议口服补液。护士指导家长正确的喂服方法是
  • 少量多次

  • 解析:正确配制口服补液盐,超过24小时未饮用完应弃去。2岁以下患儿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如有呕吐,停10分钟后再喂,每2~3分钟喂5ml,于8~12小时内将累计损失量补足。应注意:①服用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出现眼睑水肿,应停止服用,及时就医。③按使用说明,一次性冲到规定容量;服用前不可再加水,以免张力发生变化。故答案为A。

  • [单选题]初产妇,24岁,妊娠40周,待产。产妇规律宫缩8小时,宫口开大3指,胎心136次/分,宫缩3~4次/分,每次持续50秒。产妇精神紧张,不断叫嚷,“活不成了”。对该产妇首先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 做好心理调适

  • 解析:产妇及胎儿各方面正常,处于第一产程,现在该产妇最主要的问题是精神紧张,不能很好地配合,故应及时做好产妇的心理调适。

  • [单选题]肺癌患者的术前指导正确的是
  • 保持口腔清洁

  • 解析:肺癌患者的术前指导为:停止抽烟;鼓励腹式呼吸及深呼吸;保持口腔清洁;将胸腔引流设备、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焦虑。

  • [单选题]腹外疝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 早期下床活动


  • [单选题]患者,女性,47岁,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第7天护士发现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右上腹疼痛,伴有呃逆,该护士首先考虑患者并发了
  • 膈下脓肿

  • 解析:脓液积聚于一侧或两侧膈肌下与横结肠及其系膜的间隙内者,统称为膈下脓肿。以右膈下脓肿多见,常继发于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肝脓肿穿破后;左膈下脓肿多见于脾和胃切除术后感染。全身症状为发热,初为弛张热,脓肿形成后为持续高热或中等发热。脓肿部位可有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时加重,脓肿刺激膈肌可引起呃逆。

  •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神经外科(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