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猪带绦虫病

题目: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可能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年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有
  • 采用该年6月30日24时的人口数

    采用该年7月1日0时的人口数

    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被2除


  • [单选题]能引起肠源性青紫症的是
  • 亚硝酸盐


  • [单选题]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前提下,下列哪种传染源的传染性最强?
  • 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 [单选题]我国目前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包括下列哪种疫苗
  • 以上均是

  • 解析:所谓免疫程序,从广义上讲,是指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的先后次序及其要求。免疫程序主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程序和成人或特殊职业人群、特殊地区疫苗接种程序两种形式。免疫程序的设计,一般需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人群免疫应答能力和实施免疫预防的具体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其具体内容涉及初次免疫起始月龄、全程免疫次数及其间隔时间、加强免疫年龄等。目前我国实施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见下表:初次免疫时间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月龄过小有母体被动抗体干扰而影响抗体产生。同时,月龄过小免疫功能形成不够完善也影响免疫应答。如果拖延接种时间必然会增加患病危险。因此,初次免疫起始月龄,一般从机体能产生理想免疫应答和受疾病威胁的起始月龄的时间来考虑。而接种次数,是保证机体形成有效保护作用所必需的。灭活疫苗1次接种仅仅起到动员机体产生抗体作用,一般产生抗体水平低、不持久,往往需要接种第2次或第3次才能使机体获得巩固的免疫力。不过活疫苗一般比灭活疫苗好。有的活疫苗1次免疫,就可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如果疫苗全程接种需要2次或3次,每次之间须有一定间隔。近年来研究表明,两次接种之间长间隔较短间隔产生免疫应答好,特别是含有吸附剂疫苗。因此,中断免疫程序的接种无须重新开始或增加接种次数。但是,长间隔势必推迟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所以要求在1周以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

  • [单选题]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
  • 完全等价且t=F1/2

  • 解析: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完全等价且t=F1/2

  • [单选题]人感染并殖吸虫是因为
  • 生食或半生食溪蟹或蜊蛄

  • 解析:食入未经高温的溪蟹与蜊蛄,从而感染并殖吸虫

  • [单选题]约登指数越愈大,则
  • 真实性越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心电学技术(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护理学(副高)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药学(士)(代码:101)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内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