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龈下菌斑和龈下牙石
题目:患者,48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Ⅰ~Ⅱ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解析:3.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堆积在龈牙结合部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及牙石引发牙龈的炎症,并进一步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故第1道题选E。牙根面吸收的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是机体对牙周病损的修复,发生在疾病的静止期而并非进展期。第2道题应选E。根据公式: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龈缘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算出第3道题答案为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距中线最远的线角
舌线角
[单选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高的情况有
肾性尿崩症
[单选题]什么时期居住在高氟区可患氟牙症
7岁之前
解析:氟主要损害牙釉质发育期牙胚的成釉细胞,因此,过多的氟只有在牙发育矿化期进入机体,才能发生氟牙症。若在6~7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饮用水含氟量高的流行区,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以后萌出的恒牙受累,反之,如7岁以后才迁入高氟区者,则不出现氟牙症。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唇红缘的结构
人中点
[单选题]对牙周兼性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感染无效的是
甲硝唑
[单选题]无黏膜下层的是
舌背黏膜
[多选题]取印模的要求有
使组织受压均匀
尽可能扩大印模面积
边缘要圆钝,有一定厚度
采取功能性印模
[多选题]Ⅳ度根分叉病变,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牙周翻瓣术
洁治术
刮治术
根面平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