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操作者可以离开婴儿
题目:某产妇,35岁,正常顺产一女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的消毒灭菌可选用气体
环氧乙烷
甲醛
解析: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的消毒灭菌可选用环氧乙烷、甲醛气体。故选AB。
[多选题]下列给药方案正确的是
β-内酰胺类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大环内酯类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多烯抗菌药物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解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药物)静脉滴注时,要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等)及多烯抗菌药物(两性霉毒B)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浓度依赖性药物)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或一日量一次性给药 。故选ABCD。
[单选题]如无特殊情况,正常小儿适宜断母乳的年龄是
10~12个月
解析:宝宝断奶的时间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但是有最佳的断奶季节,以春秋为宜。炎热的夏季,突然断奶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引起腹泻。冬季气候寒冷,宝宝容易着凉、感冒甚至患肺炎。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母乳所供给的各种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一般在9-12个月时可以断奶,在奶制品或其他代乳品缺乏的地区,断奶可适当延迟至1岁半左右。
[单选题]属于足月儿的是
胎龄满37周的新生儿
解析: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足月新生儿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不当的是
缩短住院时间
解析:预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正确的措施:严格的无菌操作;不用无抗菌能力的水冲洗切口;选用吸附性很强的切口敷料;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更换敷料前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该题针对“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慢性泌尿道感染的病程多在
6个月以上
解析:该题为专业知识记忆题。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泌尿道慢性感染的病程。慢性泌尿道感染是指病程在6个月以上,可无明显症状,也可间断表现为发热、脓尿、菌尿等,或反复发作伴有乏力、贫血、体重减轻及肾功能减退。该题正确的答案是E。
[单选题]不属于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是
口渴不明显
解析:1.轻度脱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他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2.中度脱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躁。缺水量为体重的4%~6%。3.重度脱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单选题]患儿,女,6岁。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躯干多,四肢少,为红色斑丘疹,数小时后变成小水泡,痒感重,部分结痂,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水痘
解析:该题为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水痘皮疹特点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
[多选题]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可跨越无菌区
不可将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溶液
倾倒液体时不可直接接触无菌溶液瓶口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以免污染剩余溶液
解析:取用无菌溶液应注意:(1)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2)根据医嘱取无菌溶液密闭瓶,湿擦瓶外灰尘,认真查对瓶签上的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倒置溶液检查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及变色。检查无误后用启瓶器开启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3)一手示指与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注意手不可触及瓶塞内面及瓶口,防止瓶塞被污染;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倒溶液时,勿将瓶签打湿;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周围。不可将物品伸到无菌溶液瓶中蘸取溶液;已经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4)无菌溶液倒完后,立即塞好瓶塞,以防污染。已开启的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故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