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大叶性肺炎

题目:女性,14岁,淋雨次日突然寒战、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体温39℃。X线检查示右肺中叶有密度增高的片状阴影。痰标本涂片革兰阴性染色,镜检可见阳性双球菌,呈矛头状,荚膜染色可见较宽荚膜。此病可初步诊断为

解析: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病人突然发病,恶寒、发热、咳嗽、胸痛、咳痰为铁锈色。痰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矛头状双球菌,周围有较宽的透明区,经荚膜染色确认后可初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细胞培养中采用薄膜滤器过滤除菌,最常用的滤膜孔径是
  • 0.22μm

  • 解析:以0.22μm滤膜孔径的滤器除菌最常用。但浓度较大、较黏稠的液体可选用0.6μm和0.45μm滤膜孔径的滤器。O.lμm的对去除支原体有效。

  • [单选题]细菌缺乏下列哪种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
  • 细胞壁

  • 解析:细胞壁缺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多数可以存活,即所谓"L型细菌"。

  • [单选题]支原体的特性,错误的是
  • 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 [单选题]下列那一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 转移因子


  • [多选题]有关"鼠疫"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是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人类鼠疫发生流行时一般先在鼠类间发病和流行

    通过鼠蚤、人蚤叮咬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

    临床常见有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

  • 解析: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人类鼠疫是被带菌鼠蚤叮咬而引起的,发生流行前一般先有鼠类间发病和流行。当大批病鼠死亡后,失去宿主的鼠蚤转向人群,就可引起人类鼠疫。人患鼠疫后,又可通过蚤或呼吸道在人群间流行。鼠疫感染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再次感染罕见。灭鼠、灭蚤是消灭鼠疫疫源,切断鼠疫传播环节的根本措施。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鼠疫减毒活疫苗获得保护。治疗必须早期注射足量抗生素,流行季节亦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此外,应加强国境、海关检疫。

  • [多选题]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因素有:
  • 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医源性刺激

    宿主免疫功能降低或缺陷

    定位转移


  • [单选题]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
  • 核酸+蛋白质


  •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