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肺、肾

题目: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决定体质的主要因素是( )。
  • 精气津液

  • 解析:决定体质的因素有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但主要因素是精气津液。

  • [单选题]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
  • 精气

  • 解析: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 疾病

  •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 唐朝

  •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 阳病治阴

  •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 [单选题]通行元气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是( )。
  • 三焦

  • 解析: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 [单选题]“热结旁流证”宜采用的治法是( )。
  • 通因通用

  • 解析:热结旁流证为燥屎内结,迫津从旁而下。应用攻下的方法,故为“通因通用”。

  •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 [单选题]治疗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最宜选用的方剂是( )。
  • 越鞠丸

  • 解析:越鞠丸主治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证。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护理(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