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磷脂酰丝氨酸

题目:血小板第Ⅲ因子是血小板膜上的

解析:血小板第Ⅲ因子是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ELISA技术中,最常用来检测抗原的方法是( )
  • 双抗体夹心法


  • [单选题]当患者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脱敏注射

  • 解析:对抗毒素过敏当然就要进行脱敏治疗。

  • [单选题]不属于脂蛋白成分的是
  • 核酸

  • 解析:考查考生对脂蛋白成分的记忆,脂蛋白的成分有胆固醇及其酯,磷脂、甘油三酯和蛋白质,不含核酸。

  • [单选题]关于骨髓造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成人长骨骨干中充满了红骨髓,在失血时有造血功能

  • 解析:5岁以下的儿童全身的骨髓腔内均为红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渐脂肪化。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

  • [单选题]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为重要的传染源是
  •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传播。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和扩散宿主。

  • [单选题]关于炭疽杆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革兰阴性大杆菌,可形成芽孢

  • 解析:炭疽杆菌菌体粗大,两端平截或凹陷,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排列似竹节状,无鞭毛,无动力,革兰染色阳性,本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易形成芽孢。

  • [单选题]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特异性细胞是
  • 多核巨细胞


  • [单选题]梅毒患者出现一期临床症状,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 硬下疳渗出液

  • 解析:一期梅毒典型损害为硬下疳,极易传播感染,适于涂片镜检,可取去下疳渗出液直接镜检;二期梅毒为梅毒疹期,全身皮肤黏膜出现皮疹,伴有淋巴结肿大,可累及骨、关节、眼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取梅毒疹、病灶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穿刺液直接涂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核医学(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