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题目:患儿,男,1岁。发热,流涕,咳嗽4天就诊,体温39.5℃,查体: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2天前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解析:麻疹临床表现: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3~4天后在口腔两侧与第二臼齿相对的颊黏膜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疹,即麻疹特有的口腔黏膜斑,这是麻疹最重要的体征。故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65岁,诊断为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血糖偏高,长期采用饮食控制、休息、口服降糖药,但血糖仍高。入院后医嘱给予:胰岛素18单位IH Tid。医嘱给予胰岛素治疗,合适的注射部位是
腹部
解析:胰岛素注射时进行皮下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应选择皮肤疏松,包括上臂、腹壁、臀部、大腿前外侧等;其中腹壁吸收最快,为最适合的注射部位(A对)。前臂、大腿内外侧部位皮肤紧绷,不是理想的注射部位(BCE错)。腰部吸收慢,不是合适的注射部位(D错)。
[单选题]关于细菌性肝脓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大部分是胆源性肝脓肿
解析:肝部感染常可形成脓肿。细菌性肝脓肿最主要的原因是胆系感染的细菌上行所致,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脓汁多为黄白色,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细菌。脓肿较小,常为多发。所以治疗要使用大量有效的抗生素、全身支持等措施,只有大的脓肿可手术治疗。此题中只有A项叙述正确。故答案为A。
[单选题]子宫全切术后3日,患者出现腹胀、便秘,最佳的灌肠方法是
甘油加温开水灌肠
解析:A.清洁灌肠: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B.甘油加温开水灌肠:是缓解盆腔术后腹胀、便秘症状的首选方法,刺激性小且简便有效。C.保留灌肠:用于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D.大量不保留灌肠:用于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E.服导泻药:用于便秘患者。故本题选B。解题关键:小量不保留灌肠法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的患者、危重患者、年老体弱患者、小儿及孕妇等。缓解盆腔术后腹胀、便秘症状首选刺激性小的甘油加温开水灌肠。
[单选题]患者,女性,35岁。性生活后少量阴道出血。检查:见宫颈口突出1个色鲜红、易出血、质软而脆、有细蒂与宫颈相连的如黄豆样大小的组织。应考虑为
宫颈息肉
解析:因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管黏膜不断增生、堆积,向宫颈的外口突出,形成了宫颈息肉。典型表现:①接触性少量出血。②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单个或多发,灰红色,平均直径0.5~2cm,有蒂,呈弥漫型生长。 ③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
[单选题]患者,女,75岁。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年,处于稳定期,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下列错误的是
呼气时缩唇,快速呼出
解析:腹式呼吸方法为,用鼻缓慢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凸出,手感腹部上抬;经口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上抬推动气体排出,手感腹部下陷。呼气与吸气时间之比为2~3:2。
[单选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的是
心室扑动或颤动
解析:1.心室颤动或扑动最为常见;
2.心电-机械分离;
3.心室静止,呈无电波的一条直线,或仅见心房波。
[单选题]放疗引起局部皮肤红斑、灼痛时,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局部外涂碘酊
解析:由于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放疗可导致皮肤变薄,而出现放射性皮炎、瘙痒,此时应避免用手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可外涂珍珠粉或冰片滑石粉,以减少上述副反应的发生。放射治疗期间照射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洗时应轻柔,局部皮肤禁用冷、热敷,避免摩擦,肥皂,日光照射等刺激。故本题A、B、C、D是正确的。碘酊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此时也是禁用的。本题E是错误的。解题关键:掌握放疗后皮肤的护理措施,牢记一定要避免刺激皮肤的因素,以免加重损害。
[单选题]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使用普萘洛尔(心得安)的目的( )
减慢心率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缺氧发作时的处理:置患儿与膝胸卧位,及时吸氧并保持患儿安静;皮下注射吗啡,可抑制呼吸中枢和消除呼吸急促;静脉应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减慢心率,缓解发作。
[单选题]某患儿,出生1天,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入暖箱治疗。该新生儿室的湿度波动范围应为
50~60%
解析: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