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脾俞、列缺、三焦俞、风门、水分、阴陵泉
题目:患者男,26岁,因“恶寒发热,咽痛,眼睑水肿,小便不利”来诊。经治疗后,表虽解,但肿仍未退,身重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单选题]患者男,28岁。仲夏浴冷后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咽喉肿痛,鼻流浊涕,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最佳针灸取穴处方是
尺泽、委中、太阳、列缺、合谷、曲池、少商
解析: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暑、夹湿的兼症以及体虚感冒的区别。基本取穴为风池、大椎、太阳、列缺、合谷,风寒型配风门、肺俞,风热型配曲池、尺泽,夹暑配委中,夹湿配阴陵泉,体虚感冒配足三里。咽喉肿痛明显配少商。本案患者发热重,恶寒轻,口渴,结合舌脉,当属风热型。
[单选题]可用于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所致崩漏的方为
理中丸和黄土汤
[多选题]太阴病的转归主要有以下及个方面( )
脾阳恢复,疾病向愈
过用温燥,或寒湿久郁化热,阳复太过,转出阳明
因失治误治,病邪内传少阴或厥阴
[多选题]可组合为俞募配穴的是
章门
脾俞
解析:章门为脾募,合脾俞为俞募配穴。
[单选题]治疗小儿厌食兼见好动多啼,性躁易怒,睡眠中咬齿磨牙,便溏溲少,舌光、苔净,脉弦细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太冲、太白
解析:太冲、太白。本证为肝旺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