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索状因子

题目:人型结核杆菌强毒株与弱毒株的区别在于前者有:

解析:结核杆菌无内、外毒素或侵袭性酶类。有毒力的人型结核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形成蜿蜒索状排列,索状现象与一种糖脂(6,6-双分枝菌酸-海藻糖),即索状因子有关。索状因子能破坏小鼠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是与结核杆菌毒力密切相关的物质。至于其他成分,强、弱毒株无明显差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猪带绦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 ( )
  • 检获粪便中的孕节,观察子宫侧枝数


  • [单选题]初次分离培养时需供给二氧化碳的细菌是
  • 脑膜炎球菌

  • 解析:脑膜炎球菌初次培养时,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中生长最旺盛。

  • [单选题]有关"细菌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外毒素均不耐热,60~80℃30分钟被破坏

  • 解析:外毒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并分泌于菌体外的蛋白,少数存在于细胞内,只有在菌体溶解后才释放至胞外。外毒素多数不耐热,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成为类毒素。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作用,引起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后才释放,耐热,抗原性弱,不能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对人体组织无选择性毒性作用,各种细菌内毒素对人体引起基本相同的反应,如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Shwartzman现象。

  • [单选题]感染后不易形成持久免疫的是
  • 鼻病毒


  • [单选题]关于SARS暴发流行早期病例的特性正确的是
  • 传染性强、致病力也强,随着疫情的发展,多数病原株毒力、传染性均减弱

  • 解析:通常暴发中的“首发或首批”病例,流行中的早期病例传染性强,致病力也强,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多数病原株毒力,传染性均减弱。在流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病原发生变异,个别毒株的传染性,毒力会增强的可能性。

  • [单选题]关于破伤风梭菌毒力试验,错误的是:
  • 毒力试验阳性者,出现无力、麻痹、甚至死亡


  • [单选题]下列哪类食品作沙门菌检验时需要前增菌
  • 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 解析:细菌受冷冻、加热、干燥、酸碱、辐射等的影响,可致亚致死损伤,如给以适当的营养和温度,很快即能恢复,故经过冷冻或加工的食品,一般要先经过非选择性的前增菌,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 [单选题]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 需温和噬菌体介导


  • [单选题]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载体有
  • 细菌质粒

  • 解析:细菌质粒是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辽宁省主管药师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辽宁初级药师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骨伤科) 药学(中级) 医学检验(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