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液体冲击式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
  • 正确答案 :D
  • 利用喷射气流将空气中微生物粒子采集于采样液体中

  • 解析:1.液体冲击式采样器是利用喷射气流的方式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采集于小量的采样液体中,空气从采样器入口处进入,由于喷嘴孔径狭小,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就冲击到下面的液体中而被捕获。 2.气旋式采样器利用气流在旋风机的圆柱或圆锥部分高速旋转时的惯性,使空气中的微生物粒子分离出来。

  • [单选题]以下可引起肺炎的微生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军团菌

  • 解析:军团菌感染临床表现有肺炎型、流感样型和肺外感染三种类型。

  • [单选题]荚膜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 正确答案 :B
  • 维持细菌的形态

  • 解析:荚膜是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荚膜的形成与细菌所处的环境有关,具有抗原特异性,可对细菌进行鉴别和分型;荚膜具有抗细胞的吞噬作用,保护细菌免受或抑制体内溶菌酶、补体及其他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荚膜中贮留有大量水分,可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在不良环境中维持菌体的代谢。

  • [多选题]可作为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的动物是
  • 正确答案 :AB
  • 鼠类

    家畜

  • 解析:钩端螺旋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钩体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在野生动物和家畜中广泛流行。肾长期带菌的鼠和猪是钩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

  • [单选题]再次免疫应答与初次免疫应答相比,突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 IgG类抗体剧增

  • 解析:再次免疫应答抗体产生快,产量高,IgG类抗体产量较初次应答高出数倍至数十倍,且抗体在体内维持时间长。

  • [单选题]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感染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 解析:我国结核病的疫情特点: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感染率、低递降率,农村疫情高于城市。

  •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狂犬病病毒为DNA病毒

  • 解析:狂犬病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是有包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 [单选题]可用来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细菌是
  • 正确答案 :B
  • 变形杆菌

  • 解析: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具有与变形杆菌某些X株的菌体抗原(O)共同抗原,因而临床上常用以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作为人或动物血清中相关抗体的检查。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称为外斐反应,作为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

  • [单选题]观察细胞培养的情况可采用
  • 正确答案 :D
  • 倒置显微镜


  • [单选题]我国在何时首次发现莱姆病
  • 正确答案 :D
  • 1985年

  • 解析:1985年我国在黑龙江省林区首次发现菜姆病。

  • [单选题]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主要来源于
  • 正确答案 :E
  • 场所内人们的活动

  • 解析:公共场所空气中的细菌主要来自于场所内人们的活动,来自飘扬起来的尘埃及人和动物呼吸道飞沫等。

  • [单选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 正确答案 :B
  • 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

  • 解析: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拔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的动物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 [单选题]拟态弧菌和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正确答案 :C
  • 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

  • 解析: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霍乱弧菌发酵蔗糖,可用蔗糖发酵试验鉴别拟态弧菌和霍乱弧菌。

  • [单选题]DNA在琼脂糖疑胶电泳中的迁移方向是
  • 正确答案 :C
  • 由阴极到阳极

  • 解析:DNA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由阴极向阳极移动。

  • [单选题]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可报告化妆品中检出金黄葡萄球菌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分离菌株血浆凝固酶试验阴性

  • 解析:化妆品进行金黄葡萄球菌检测时,在分离平板上有典型或可疑菌落生长,经染色镜检,证明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并能发酵甘露醇产酸,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者,可报告被检样品检出金黄葡萄球菌。

  • [单选题]下列不需要用到革兰染色的选项是
  • 正确答案 :D
  • 制作菌苗用于预防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CT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