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先按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题目: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 解析: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定义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房室阻滞可能为二度Ⅱ型,亦可能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应注意鉴别。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若心室夺获的PR间期均相等,则为Ⅱ型阻滞,PR间期不等可能为Ⅰ型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病理性还是药物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晕厥。3:1阻滞本身不能确定阻滞的部位,下传的QRS波群增宽可提示阻滞发生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 [单选题]关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描述,错误的是
  • PP间距逐渐缩短至P波脱漏

  • 解析: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为:①窦性P波规律出现;②可见长PP间距;③长PP间距是短PP间距的整数倍。二度Ⅰ型窦房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为:①PP间距逐渐缩短至突然出现一长PP间距;②长PP间距小于任何短PP间距的2倍;③窦房传导文氏现象可反复出现。

  • [单选题]患者男性,66岁,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日常活动无胸痛症状,为评价是否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最合适的检查是
  • 动态心电图


  • [单选题]关于房室交界区性逸搏错误的是
  • 与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高有关


  • [单选题]有关感知不应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心室感知不应期过长时,起搏器容易感知室性期前收缩

  • 解析:心室感知不应期过长时,则起搏器不容易感知室性期前收缩。

  • [单选题]关于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 解析: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为心房内折返或心房局部自律性增高。房性P′波的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当其来源于右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直立,来源于左心房时,P′波在Ⅰ、aVL导联倒置;当其来源于心房上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来源于心房下部时,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频率常为150~250次/分;P′R间期与其心率相配,有时可明显延长。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被房性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而自律性增高的房性心动过速常不能被外加刺激诱发和终止,两者房室传导比例常为1:1,但心房率过快时亦可呈2:1、3:1下传。心房率过快时可引起室内差异性传导,导致QRS波群变形。

  • [单选题]确定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最好采用
  •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可观察同一个心动周期的12导联心电图图形,对于判断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十分方便。即使仅记录到1个室性期前收缩也可判断其起源的部位。

  • [单选题]有关右位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常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 解析:右位心的心房和心室与大血管的关系正常,但位置倒转,宛如正常心脏的镜中影像,一般无血流动力学改变。

  • [多选题]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
  • 长PP间期可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

    长心动间期中不出现P波

    长PP间期后常由房室交界性逸搏控制心率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妇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口腔医师定期考核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