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中性粒细胞

题目:四唑氮蓝试验(NBT试验)是检测下列哪种细胞内杀伤功能的一种方法

解析: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氧化脱氢转变为戊糖,如加入硝基蓝四氮唑,则可被吞噬或渗透到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接受所脱的氢,使原来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的蓝黑色颗粒,沉积于中性粒细胞中,称NBT阳性细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 ( )
  • 两者之间相互吻合的针对性

    两者空间结构的互补性


  • [单选题]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
  • 0.4L

  • 解析:如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

  • [多选题]关于病毒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化学成分为均DNA

    用蛋白印迹检测同源性


  • [单选题]生物转化中参与氧化反应最重要的酶是
  • 加单氧酶

  • 解析:生物体内的氧化反应由肝细胞中多种氧化酶系所催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于微粒体内的加单氧酶。

  • [单选题]关于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应尽量减少底物量

  • 解析:本题考查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需在零级反应期,此时底物浓度为过量。

  • [单选题]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重度核异质鳞状上皮细胞的变化( )
  • 核浆比例明显增大


  • [单选题]波长200~400nm的光称为
  • 紫外光

  • 解析: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200~400nm。

  • [单选题]与姬姆萨染色相比,瑞特染色着色较好的是对
  • 细胞质

  • 解析:瑞特染色法是最经典、最常用染色法,尤其对于细胞质成分、中性颗粒等可获得很好的染色效果,但对细胞核的着色能力略差。姬姆萨染液对细胞核、寄生虫(如疟原虫等)着色较好,结构更清晰,但对细胞质成分的着色能力略差。所以采用瑞特-姬姆萨复合染液可使细胞胞质、颗粒、胞核等均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 [单选题]不属于巨幼红细胞形态特点的是
  • 各阶段巨幼细胞均呈幼浆老核

  • 解析:巨幼红细胞因核合成原粒不足而呈再老浆幼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妇产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