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会诊记录完成后,药师的本次会诊结束
题目:关于临床药师会诊后跟踪和随访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只有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后,药师的会诊才算结束,会诊记录完成后,不算结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治疗药物监测除需获得血药浓度外,还需要获得的信息是
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状态
同服药物情况
临床提出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
样本采集的准确时间
治疗药物监测前患者的给药方案
解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是在药物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 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 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 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各种可知或不可知的因素影响着血药浓度变化,在进行监测时,必须充分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等各种资料,生理、病理、仔细分析每种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才能对TDM的数据结果作出正确解释。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机体、药物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故选ABCDE
[多选题]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药师对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的内容包括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剂型、用法的正确性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第四十二条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多选题]输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澄明度问题
染菌
热原反应
[单选题]老年人联合应用庆大霉素与阿司匹林易致
听觉减退
解析:阿司匹林可增加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因此易产生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听觉减退等。
[多选题]生物利用度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受试者为男性,例数为18~24人,年龄在18~40周岁
采用双周期交叉随机试验设计,间隔大于药物7~10个半衰期
采样总点数不少于12个点,即峰前部至少取4个点,峰后部取6个或6个以上的点
采样时间持续3~5个半衰期或C的1/10~1/20
解析: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中选择健康男性自愿受试者,年龄18~40周岁,受试者例数为18~24例。绝对生物利用度的参比制剂为静脉注射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参比制剂为国内外已上市的相同剂型的市场主导制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采用双周期交叉随机试验设计,两个试验周期间隔时间不少于药物10个半衰期。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平衡相、消除相。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样点要求为不少于12个点。取样点的分布要求为峰前部至少取4个点,峰后部取6个或6个以上的点。整个采样期时间要求至少3~5个半衰期或采样持续到血药浓度力C的1/10~1/200,服药剂量应与临床用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