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日偏食的时候树荫下的光斑也会缺一块
题目:关于天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A项错误,中国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C项错误,黑洞会吸收光线,使其无法逃逸而不是无法进入;D项错误,北斗星的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周期性变动,黄昏时的春季,北斗星的斗柄指东,夏季指南,秋季指西,冬季指北。夜间通过北斗星辨明方向要首先确定当时的季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解析:AB【解析】信息呈现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只有两种类型,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单选题]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我国本土的宗教。在我国,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时间分别是:
西汉末年 东汉
解析:19.B。解析:佛教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道教兴起于东汉中后期。
[单选题]哥哥对弟弟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5岁。”弟弟对哥哥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就17岁了。”请问,兄弟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
9岁,13岁
解析:设哥哥比弟弟大X岁,那么弟弟今年为(x+5)岁,哥哥今年为(x+5+x)岁,根据题意可知:(x+5+x)+x=17,解得x=4。那么弟弟今年9岁,哥哥今年13岁。
[单选题]一个时代,彻底的“礼崩乐坏”之后,列国“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已成为左右历史的力量。在这样的历史状态中,急功近利的“霸道”,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政治选择:各国君主即为生存计,自不能不汲汲于富国强兵;乱臣贼子的弑君篡位,更是历史的惯相。历史走到这样的极端,当然只有法家思想最能符合君主的需要。
法家思想最符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要求
解析:文段描述战国时期的混乱情形,指出了战国时期政治上、军事上、道德纲常君臣关系上的表现特点。此特点决定了只有法家思想才最适合这个极端的时代,适合君主争霸的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不齿 剧变 搜集 预见
解析:7. D【解析】不齿:不愿意提到,不屑与之并列,表示鄙视;不耻:不觉得羞耻。故①处应为“不 齿”。剧变:猛烈的变化;巨变:巨大的变化。②处强调变化的状态,应为“剧变”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多指意见。“搜集”比“收集”还多了些“搜寻”的意味, 主观能动性更强。③处应为“搜集”。预示:预先显示;预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④处应为“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