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56
题目:0.25,0.25,0.5,2,16,( )。
解析:这是一道二级等比数列的题目,每两项相除以后,得出的结果是1,2,4,8。这一数列的各项间关系为2倍。因此,最后一项的l6乘以8的2倍(16),故未知项为256,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中,不属于行政确认的形式的是( )。
检查
解析:19.A【解析】行政确认的形式主要有: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等。
[多选题]下列关于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表述正确的有( )。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有次序排列,而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没有
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的,应宣告死亡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民通意见》第25条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顺序限制。《民通意见》29条规定,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申请宣告失踪的,则应当宣告死亡。《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由此可见A、B项说法不正确,应选择CD。
[单选题]如果运动员想有更出色的表现,他们应该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在高海拔地区,身体中每单位体积的血液里含有的红血球数量比在海平面上多。红血球运输氧气,而氧气供应充足便能提高竞技水平,在高海拔地区训练的运动员每单位体积的血液能运载更多的氧气,这样便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科学家发现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的血液总量降低了25%
解析:题干所持观点是:因为每单位血液里含有的红血球数量多,所以在高海拔地区训练更有利。其推理过程可表示为:单位血液红血球多一体内红血球总量多一有利于训练。但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血液总量不变,若血液总量减少了,即使单位血液红血球增加,体内的红血球总量也不一定增加。B项正否定了这一假设,因此对题干论点构成反驳。
[单选题]王大妈非常注意节约能源,在她的种种节能措施中唯一可能无效的一项是( )。
听收音机时尽量将音量放小
解析:收音机本身耗电量就不大,减小音量所节省的电能微乎其微。
[多选题]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 )。
半衰期
表观分布容积
总清除率
解析:BCD【解析】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和总清除率。
[单选题]莱姆病,像许多其他的人兽共患病一样,是由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类宿主血液从而携带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的。长久以来,科学家们认为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然而,在纽约东南部一个莱姆病高发区,一项历时l3年的对莱姆病生态学中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研究中,推翻了这一观点,因为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
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不会显著降低
解析:71.B【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以“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为论据推翻了“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这一观点。假如B项不是题干的假设,如果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会显著降低,那么用题干的论据就无法推翻科学家的观点,题于论述不成立。因此,B项是必须假设的。而A、C、D三项如果不是题干的假设不影响题干的论述。正确答案是B。